大连到沈阳多少公里?,重大改变!辽宁医保新政即将施行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26 16:48:05

导读:到沈阳有多少公里?,重大改变!辽宁医保新政即将实施。2022年辽宁省局医保会同14市医保科室和定点医院制定了《关于规范全省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保障制度的通知》(辽医保发〔202

到沈阳有多少公里?,重大改变!辽宁医保新政即将实施。

2022年辽宁省局医保会同14市医保科室和定点医院制定了《关于规范全省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保障制度的通知》(辽医保发〔2022〕17号,以下简称17号文件)。

17号文件从五个方面规范了全省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制度,建立全省疾病目录,统一全省疾病认定标准,界定费用保障范围,合理确定待遇水平,优化经办服务。

全省参保人员待遇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透析、恶性肿瘤、严重精神障碍等重特大疾病患者待遇明显提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医保的经办服务更加便捷。新政策将于2023年1月起在全省实施。

2022年11月18日

辽宁省医保局

治疗科副主任傅海龙介绍

17号文件的五大亮点:

第一,有利于传染病的防治

以艾滋病为例,艾滋病被列入省内新发疾病。当地医保部门将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良好的门诊医疗保障治疗。

自2023年1月起,全省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每季度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至少2000元和1800元的门诊治疗,个人统筹地区年支付总额可达10000元。

门诊不设个人起付线,支付比例职工不低于85%,居民不低于80%,部分统筹地区可达90%以上。

第二,帮助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以透析为例:

一是大幅提高门诊透析最低支付限额,居民医保不低于6000元/月,是部分城市现行标准的1.5倍(提高近50%),有利于腹膜透析的推广。

二是促进医院提高门诊透析治疗效果。支付限额提高后,门诊透析次数可从目前的每月12至13次增加到14至15次。要求定点医院每月至少提供一次门诊血液透析滤过,并鼓励高通量透析,因此整体门诊透析效果会有明显改善。

三是扩大保障范围。将透析治疗必需的辅助药品、常规检查化验项目和医用耗材纳入医保门诊支付范围,个人综合费用负担大幅降低,避免因病致贫。

第三,有利于恶性肿瘤的合理治疗。

一是将恶性肿瘤细分为四类,包括门诊放化疗、镇痛治疗、内分泌治疗和辅助治疗,并设置不同的支付限额。

二是恶性肿瘤门诊化疗的医保支付限额一般在10万元左右,部分统筹地区门诊化疗报销比例高于住院,引导参保患者更多利用门诊治疗,减少不必要的住院。

三、新增肿瘤患者门诊镇痛治疗,年报销金额超过2万元的,不需要住院镇痛。

四、有利于治疗严重疾病。

以严重精神障碍为例,我省17号文件是医保部门落实“辽宁省精神卫生条例”的具体举措。

从原来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疾病到全部6种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城乡居民支付比例不低于80%,每季度医保报销金额不低于1200元,全年累计近5000元,相应医疗费用近7000元。

据卫生部门测算,患者每年常用药物费用在5000-6000元之间。支付医保后,个人和家庭的疾病经济负担将大大减轻。

五、有利于参保人员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的常态化

医保长期居民的识别和报销

一方面,扩大了定点医院的范围。目前取消了参保患者一年只能去一家医院的规定,允许患者自愿选择公立医院或私立医院。

另一方面,要求各统筹地区按月开展疾病认定业务。由于省内异地长期居民在其居住地进行身份识别,参保地坦言这将大大减轻异地居民往返参保地的身份识别负担。

对话:辽宁省医保局

治疗部副主任傅海龙

问:

记者:17号文件是我省首次规范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目前,该省已发现41种疾病。全国各地的参保职工和城乡居民对此非常关注。省里的疾病目录是怎么制定的?不在目录内的疾病怎么处理?

答:

傅海龙:目前17号文件确定了41种疾病,个别疾病进一步细化。建立全省疾病目录的工作是按照严格的程序要求,经过充分考虑和论证后确定的。

首先,我们确定了疾病选择的基本原则。即:将透析、恶性肿瘤(放化疗)、严重精神障碍、康复治疗(未成年人)、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治疗周期长、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适宜门诊治疗的疾病纳入全省统一的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病种目录。其次,目录在全省近150种疾病的基础上,采用国家疾病识别评分法,结合辽宁职工和居民医保现有疾病并进行整理,筛选出评分最高的疾病。

三是根据疾病临床科室分布,调整优化了病种结构(类型),并进行了专家论证,删除了门诊费用较低的病种。对于省局确定的41个特定病种,允许各市根据当地患者数量等实际情况,在统筹地区内自行确定病种范围。同时,省局鼓励和支持各地探索从职工医保开始的疾病保障向费用保障的过渡方式,省医保将率先探索。

问:

记者:在各地开展疾病鉴定后,疾病鉴定已经成为参保人员门诊享受慢性病和特殊疾病待遇的首要环节。以前各地的认定标准差距很大。因为专业性强,省局如何在全省统一认定标准?

答:

傅海龙:我省的评审标准是在借鉴其他省份评审标准和总结各地疾病评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由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锦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和部分城市中心医院的150多名临床专家共同确定的。

临床专家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应用”的原则,细化疾病入口条件,严把疾病入口关。

与目前各统筹地区的认定标准相比,全省疾病认定标准宽严相济,宽面如糖尿病肢端坏疽纳入认定范围;严格的方面,如量化高血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血管狭窄程度,可以避免纳入标准过低造成的资金浪费。

省评审标准起草后,反复征求全国各地意见,全省100多名临床医生给出了积极意见。我局采纳了部分医生关于调整单病种评审标准细节的意见。

省内第一个统一的认可标准将作为试行版本供当地使用。试行一段时间后,将组织临床专家因地制宜调整完善,确保评审标准科学合理。

针对各地部分持证人员医疗费用长期(24个月)不在的情况,要求各城市全部退休,解决只进不出的问题。

问:

记者:17号文件通过提出最低待遇指导线来规范待遇水平。请问我省在制定治疗标准指南的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因素,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

傅海龙:按照基本保障、权责对等、基金平衡的原则,经过对现行政策的综合分析、实地调研、成本测算、对市级统筹基金承受能力的评估,分别确定了全省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缴费比例和支付限额的指导线,即各地不得低于这个待遇标准,可以适当上浮。具体的保护处理包括三个方面:

起付标准除艾滋病、严重精神障碍等12种特殊疾病,全省不设定统一的起付标准外,其他由各市自行确定。

支付比例。我们充分考虑了目前的实际支付水平,开出了合理的缺口和基金的承受能力。一方面,根据全省实际报销水平,确定最低支付比例不低于60%、特殊病种适当提高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支付比例保持合理差距,体现在病种、险种、医院三个维度。

支付限额。这就是全省统一标准化的难点。既要体现职工和居民筹资差异造成的待遇差距,又要考虑基金的承受能力,避免基金浪费。我局通过临床科室反复测算和实地调研论证,根据各病种临床诊疗实际,确定待遇享受时限(年、季、月)。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确定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疾病支付限额(下限)。

从实际保障效果看,我省大部分统筹地区疾病治疗标准有所提高,特别是城乡居民,部分城市从20多种增加到40多种,其中未成年人疾病增加4种;从病种来看,恶性肿瘤、透析(最低月定额职工医保6600元/居民医保6000元)、严重精神障碍(职工/季度不低于1600元/季度、居民/季度不低于1200元/季度)等容易因病致贫患者的实际治疗水平有明显提高。

各统筹地区将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治疗落实到位。有条件的地区将在全省指导线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待遇标准。但在一些统筹地区,对造成资金浪费的疾病,支付限额(支付比例)也要适当降低。

From: 辽宁每日,北国客户端

来源:大观新闻

总结:以上内容为大连到沈阳多少公里?,重大改变!辽宁医保即将实施的新政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到沈阳有多少公里大连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