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一下,广州南沙:积蓄科创动能激活未来之城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01 14:52:58

导读:详细说说吧,广州南沙:为科技储蓄动能激活未来之城南沙灯晚上很亮。文/章昊图/南宣走进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珍珠湾片区,塔吊矗立在眼前,机器轰鸣在耳边,数十台大型施工机械正在有

详细说说吧,广州南沙:为科技储蓄动能激活未来之城

南沙灯晚上很亮。

文/章昊

图/南宣

走进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珍珠湾片区,塔吊矗立在眼前,机器轰鸣在耳边,数十台大型施工机械正在有序作业。未来,这里将诞生一座新的科学城。不远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建设日前正式开工,南沙“科技之帆”即将在这里起航。

在珠江口,蓝图正在绘制。曾经无人问津的农村荒地逐渐变成了“科学之城”,一座座高楼大厦见证了南沙区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城。

风从南方吹来,它在斯里兰卡茁壮成长。2012年,《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广州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自此,南沙获批设立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10年后,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广州/[k0/]面向世界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将其打造成为以湾区为基础、以港澳为载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南沙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定位,新的使命,新的责任,新的机遇。

春秋时期,你辛苦了。南沙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85.61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2131.61亿元;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投资项目达到232个,R&D投资强度达到3.67%,初步形成“1+1+3+N”科技创新体系。

勇立潮头,乘风破浪。现在,南沙区正全力加快建设立足湾区、合作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平台,勇于践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范例,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大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广州。

中科航天飞行技术产业化基地

十年耕耘,十年春秋。

从广州市区开车到南沙,驶入凤凰大道。放眼望去,高楼林立的角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轰鸣的地铁4号线,碧水绿岸的凤凰湖公园,未来CBD的珍珠湾起步区。一幅滨海生态新城的蓝图正在绘制。

二三十年前,南沙还是广州城边缘外的一片滩涂,被当时的老广州人戏称为“广州的西伯利亚”。

然而南沙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位于珠江口,在广州的最南端,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以南沙为圆心,半径100km画一个圆,可以覆盖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城市。正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珠三角经济转型,南沙逐渐受到外界关注,许多港澳企业家将目光投向南沙,纷纷来到南沙投资兴业。

南沙真正迎来命运的转折点是十年前。2012年10月,《新区发展规划》广州南沙正式发布。广州南沙新区成为第六个国家级新区,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聚焦这片热土。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正式挂牌,南沙进入发展“快车道”。此后,2017年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南沙将建设成为具有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建设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多项国家战略重叠实施的发展格局上,南沙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面向世界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推动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合作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十年耕耘,十年春秋。2021年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1.61亿元,同比增长9.6%,是南沙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从1993年到2015年,20多年后,南沙GDP才首次突破1000亿元;而从2015年到2021年,GDP挺进2000亿,南沙只用了6年。GDP增速连续多年领跑广州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这片新热土的实力解释了“南沙速度”。

现在,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区正逐渐从大湾区的地理中心转变为交通中心、功能中心、服务中心。

南沙大桥通车三年多,已经成为珠三角最繁忙的大桥之一。

引领科技发展,释放澎湃动能

走出地铁角门站,道路两旁随处可见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停车区。只要在手机应用上操作,就能轻松打到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把你安全送到目的地。

这是一家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成长于南沙中国。目前,马骁之星自驾游服务的运营区域已经覆盖南沙全境。

今年6月30日,广州市正式启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试点,南沙区成为全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试点地区。4月,马骁智行还获得广州出租车和物流车示范运营标志,成为国内首家“持证”驾驶出租车和货车的企业。

马骁智行成长于南沙,是南沙发展科技的生动注脚之一。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南沙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从379家增长到1619家,年均增长106%。高新技术企业744家,人工智能企业400多家。除了马骁知行,从云还从科技、时空探索、聚万技术研究院、中科航天等方面培育了一批科技“独角兽”……南沙,科技发展领航南沙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众多高端科研机构的聚集,南沙成为大湾区突破基础科研瓶颈的重要支撑。“南沙计划”提出,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

今年9月1日,港科大(广州)正式开学,不仅为南沙带来了世界科技前沿的最新成果,也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学研创新融合。

千帆轮渡赛,科技帆船赛。9月24日,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正式开工,“科技之舟”从南沙起航,将打造成为世界前沿科技风向标和南沙国际形象示范点,加速推动大湾区科学论坛成为科技“达沃斯”。

位于南沙(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是广东又一重要的科研平台。自2018年11月成立以来,实验室聚集了55个海洋领域高水平科研团队,其中院士团队16个,专职或双聘研究人员1200余人。

今年7月,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沙落户。该中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是我国深海资源领域首个获批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打造国家深海战略科技核心力量。

中科院珍珠科技园建设全面铺开,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加快推进...一个个科技创新载体密集崛起。据资料显示,近年来,R & D的投资强度提高到3.67%,专利授权量增加了5.5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了8倍。原本基础科研薄弱的南沙,正在成为大湾区的科研高地。

科技发展,动能风起云涌。目前,南沙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争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四链”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发展不断向前。

布局未来产业,梦想“星辰大海”

今年9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产业化基地项目全面建成投入使用。预计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它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民用自研推力固体火箭生产基地。

时针转回两年前的2020年9月29日,中国航天飞行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落户南沙区。为什么要主播南沙?中科航天(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小卫给出的答案是南沙乃至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发达,尤其是在通信电子和软件方面,为商业航天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从立项到开工建设再到交付生产只用了两年时间,这也见证了“南沙速度”。项目建成后,作为“火箭工厂”,中科航天飞行技术产业化基地主要以固体和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试验、总装和测试为主,实现了火箭生产“一条龙”,年产运载火箭30枚。

中国航天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的建设,是南沙布局未来产业,梦想“星辰大海”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2日中午12点,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一轨九大行星与一颗九大行星成功发射。7月27日12时12分,中国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李健一号”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六星”方式,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些让南沙,生于大海的“仰望星空”,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版图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南沙正在以中科航天总部和吉利航天事业群为龙头,打造全产业链航天产业园。”南沙开发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南沙还将引领上下游相关航天企业落地基地,力争将广州打造成为中国航天的“世界屋脊”,形成广东省商业航天的集聚高地。

今年8月,在第八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南沙专场上,73个项目签约南沙,总投资近1400亿元。其中“芯、晨、大、海”重点项目40个,涵盖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海洋科技等产业领域。现场,南沙还正式公布了“探天九条”,最高补贴1亿元,帮助入驻南沙的商业航天企业抓住发展机遇。

除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布局,南沙还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引进培育了芯越能、芯聚能、联晶智能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国内率先实现宽带隙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形成涵盖宽带隙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完整生态,建成约1.97平方公里、规模21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园。

今年6月,南沙发布“强芯九条”,最高补贴达到3亿元,助力广东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世界屋脊”。

民生建设齐头并进,未来之城初露端倪。

十年来,南沙发展日新月异,从楼宇纵横交错到车水马龙,从荒地到高楼林立——一座现代化的滨海新城正在拔地而起。昔日散落着旧厂房的角门河,正在变成“城市客厅”,成为世界各地游客认识南沙的窗口。

通达世界,交通第一。今年8月,连接角门河中心区与南沙南部地区的凤凰大道(东岳湾段)正式通车,进一步完善了角门河中心区、明珠湾区等主要区块与高速路网的联系,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7月,南沙,最高的市政桥梁——红莲桥正式合龙,预计年底通车。届时,大桥将成为大湾区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快速集疏运体系的重要通道,将使万顷沙所在的枢纽地块南沙与龙穴岛所在的港湾地块之间的运输路程由原来的45分钟缩短至10分钟左右,南沙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近年来南沙交通要道建设加快。目前,万顷沙至冼村的南沙地铁4号线、18号线已经开通,18号线速度可达160km/h,未来将延伸至中山、珠海等地。正在建设中的地铁22号线,建成后预计30分钟到达广州南站,未来将延伸至东莞。

此外,南沙大桥于2019年4月开通,珍珠湾大桥于2021年6月开通...现在南沙路网密集,四通八达,多条高铁、城际、地铁、高速在此交汇,通达大湾区各大城市核心节点的“半小时交通圈”可见一斑。

同时,南沙大力引进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加快补齐公共基本服务短板。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已在横沥镇明珠湾区起步区横沥岛上建成,即将正式启用。明亮的医疗环境,标准的直升机停机坪,国际先进的物流传输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医疗环境优良,配套设施高端。

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近年来,不少高水平医院在南沙建设了分院区,一批优质医疗资源在南沙布局或正等待“升级”:市广州中心医院扩建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校区已完成基坑施工;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正在推进基坑施工;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沙)正在推进方案设计深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校区)已经选好了...

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在涌入南沙。今年9月,广州南沙港人子女普及型学校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南沙教育资源。十年来,南沙在教育领域不断提速,先后引进广州湾实验学校、广州外国语学校及其附属学校、广州二中南沙天元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此外,南沙不断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合作,引进华南地区附属南沙中学、小学、幼儿园

十年前,南沙新区所有的商业都在等待发展;十年后的今天,未来之城正在崛起。在新的征程上,南沙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勇立潮头,踏浪前行。

Read 南沙

●广州南沙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85.61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2131.61亿元。2015年南沙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迈上第二个1000亿元的台阶。只用了6年时间,GDP平均增速超过10.7%。

●2012年以来南沙区近十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00亿元,年均增长21.9%。

●截至2021年底南沙区市场主体数量突破30万,十年间数量增长10倍。

●2021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66万标箱,是2012年的1.8倍,占全市的72.2%;完成货物吞吐量3.5亿吨,是2012年的2.3倍,占全市的54.5%;进出口总额达到2600.3亿元,是2012年的18.8倍。

●十年间南沙区金融业增加值GDP从0.01%增长到8.05%,2021年达到171.52亿元。全区累计入驻金融企业6649家,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4家,占全市1/4。

●2021年南沙区高新技术企业744家,是2012年的26倍。南沙区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科研机构22家,其中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4家,省级新型R&D机构14家,分别占全市广州的1/3和1/5。

●南沙区“1+1+3+N”科技平台体系(第一个“1”指一城一园,第二个“1”指广州海洋实验室,“3”指冷泉、风洞、知海重大科技基础设施,“N”指战略性新兴产业)

编辑:聂越

来源:晋阳。com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广州南沙:拯救科技动能激活未来之城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广州海洋地质调查有帮助和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