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媒体人物周刊#第一个提出分期付款的人是汉灵帝。众所周知,买官卖官自古有之,但这第一步是谁开始的?可能你不太了解。如果你说出来,你会大吃一惊。是商鞅变法!文章中记载的最早的官卖是秦国,为了解决大旱粮食歉收的问题,颁布了“收粟换爵位”的爵位。 但那时候秦朝的称号还能过。
分期付款方式,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
#媒体人周刊#最早提出分期付款的是汉灵帝,大家知道,买官卖官自古以来就有,但是最早的买官卖官是谁开创的这个先河?可能大家不太清楚,说出来大家吃一惊,是商鞅变法的商鞅!
最早有文章记载的的卖官是秦国,秦国为了解决大旱粮食欠收发布一个‘纳粟以换爵位’。不过当时秦朝的爵位可以通过杀敌获得,也可以通过种田纳粮比较多的方式获得。
但是商鞅提议卖官可和后来的汉灵帝不一样,那是为了国富,当时秦国没有钱,为了增加国力,允许卖官,老百姓只要五十担米就可以换个官当,出价更高面议,结果好多人想过过官瘾,纷纷出价,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增加不少,同样的例子后来也发生在汉武帝身上,汉武帝为了攻击匈奴,可是没有钱,于是效仿商鞅卖官,积攒了财富后大举进攻匈奴,大获全胜。汉武帝设置了武功爵的爵位制度,从高到低分别为造士、闲舆卫、良士、元戎士、官首、秉铎、千夫、乐卿、执戎、政戾庶长、军卫等十一级。每个爵位的晋升,可以花费17万钱购买,仅仅一年时间,西汉朝廷就获得了三十多万金。这些金钱支撑着西汉的对外战争,补充着西汉的国库,让军费得以源源不断,不过当时虽然卖官,但是这个离正真做官还是很远的,你还要通过有关部门的考察。考察你有能力可以胜任了才可以去相应的地方做官,而且你要等空缺,不过有空缺首先是是科举考试的,后面才轮到你,谁叫你是花钱买的呢 ,不过你只要有钱可以通过花钱买通有关部门让你加塞,真的是有钱可使鬼推磨呀 ,
对于统治者来说卖官可以缓解财政困难,让自己在困境中有喘息之机,也可以让那些有识之士多一条渠道当官。
汉武帝
这些都是卖官为了国富的例子,可是到了东汉末期,那个令刘备痛惜的汉灵帝当权后,也效法先人开始卖官,但是有一点不一样,汉武帝卖官得的钱归国库所有,属于国家,而汉灵帝卖官的钱是供自己挥霍,也就是说他是个败家子,搞不到钱了,就想出这个主意。
以前秦国和汉武帝卖官一般只是基层官位,国家重要的官职一般不卖,而到了汉灵帝时期,他不只卖基层官职,甚至连三公的职位都卖,哪三公?司徒,司空,丞相,这么重要的职位都敢卖,价格一定不菲。以前
买官的程序很繁琐,而到了汉灵帝时期你只要有钱可以让人代办,
只要你肯出钱。有一次名士崔烈想买个司徒干干,汉灵帝出价一千万,崔烈觉得价太高,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汉灵帝说可以分期付款,但是要加利息,这样一来把那些凭能力和业绩升官的路都堵死了,不要紧,汉灵帝有办法,他说,因为你品行好,能力强,所以你要升官的话可以打五折,如果德行都不怎么样的就全款。后来崔烈讨价还价,五百万成交,可是崔烈刚一走,汉灵帝就后悔了,说如果再坚持一下,就可以多卖几百万。
就这样,汉灵帝开创了卖官为自己的先河,还第一次搞了分期付款,利息随着年限不同而不同,干得好的升官也要花钱,只不过优惠一点而已,这样一来,优秀的人才再也没机会担任重要的官职,重要的官职都是卖给最有钱的人。除了固定价位之外,汉灵帝还很有经济头脑地来了一手拍卖,比如说某一个官职是个肥差,想要求官的人不少,那就来个估价投标。竞投结束之后,出价最高者就可以走马上任了,这样一来,汉灵帝挣得就更多了。
讽刺的是,为了鼓励全员买官,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规定:富裕的人可以拿现钱买官,贫穷的人可以上任之后交双倍的钱款,也就是说,想要做官都得花钱。
这样其实是逼着这些买官的人当了官以后开始敛财,他们加倍压榨老百姓,用以还款,东汉的大厦将倾就是从汉灵帝开始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分期付款方式,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分期付款方式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