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重磅文件解读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校地共建项目交流文本发布,重大创新载体亮相...在今天(2月19日)的江宁区建设引领型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区会议上,江宁区围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东南大学党委书记佐为
江宁人才市场,江宁人才市场招聘信息
重磅文件
解读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发布
校地共建项目
交换文本
重大创新载体
揭牌
……
在今天(2月19日)召开的
江宁区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区大会
上,围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
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
,江宁区打出一套“组合拳”。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光出席活动。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胡志斌,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史国君,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院长杨桂山,金陵科技学院校长刘永彪等驻区高校领导参与本次大会。南京市领导王华、蒋跃建、沈剑荣、林涛参加。

会议的目的非常明确——
深入贯彻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暨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精神,
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
集聚区
,勇当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头兵
。同时,在全力吹响融入新格局、激活新动能、再创新辉煌的奋进号角,
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创新高地
。事关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
江宁区“放大招”!
两份重磅文件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区,争当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排头兵,近期,江宁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两份重要文件:
《关于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区,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
《江宁区创新能级跃升工程(2021—2025)及2022年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跃升工程》)。
《实施意见》提出——
分
“三步走规划”
,绘制人才工作
“时间表”
,通过
“引才”提速、“育才”提质、“用才”提效、“留才”提优
等人才工作
四大体系
,将江宁打造成为高水平人才集聚区
。到2025年
,全区人才资源总量
超过56万人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
;到2030年,基本建成
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和人才强区,成为
科技人才富集、产才深度融合、科技贡献显著
的人才汇聚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
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和人才强区,构筑
具有全球影响力
的一流人才创新高地。

《跃升工程》提出——
聚焦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总目标,力争通过5年努力,把江宁建成
江苏省创新型
示范区
、长三角校地融合发展典范区
、全国一流产业创新引领区
。在重点任务方面:
通过打造国家信息通信领域创新高峰、南京原始创新主要承载地、区域产业创新平台集群来建设
综合性科学中心先导区
。通过强化科创森林梯队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地标产业集群打造来建设具有影响力的
创新型产业强区
。通过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全球开放合作、高层次人才集聚来建设
开放融合创新示范区
。通过推动科技体制综合改革、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孵化载体提质增效、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来打造
科技创新创业活力区
。
两项重大创新成果
近年来,江宁区聚焦
原始创新
,布局建设了一批产业重大原始创新平台,并取得了全球首个
5G网络数据采析体系与性能追踪系统等一系列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今天的大会上,又有
两项重大创新成果
发布。其中包括: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IBC集成智能制动系统
该系统是新能源车提高续航里程的关键系统,突破三级冗余构架、协同控制算法、机电液藕合结构、低功耗高可靠安全电路
10项
关键技术;建压能力、响应时间、调节精度等8项
技术指标领先于国外竞品水平。截止2021年底,已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
60项
,已授权专利5项
,登记软件著作权10项
。
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发布
信息高铁综合测调系统
基于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高铁”
,提供算力资源
“纵向端—边—网—云”
全通路和
横向全局跨域的综合调度
。
可为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
算力网国家枢纽节点提供跨域的算力调度能力。
两个重大创新载体
会上,
“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视觉感知与健康创新平台”
及“东南大学、未来科技城基础设施安全低碳与智慧校企协同创新综合体”
揭牌。
东南大学
是
部属全国重点大学
,也是
国家首批世界一流
大学建设高校,长期以来,与南京和江宁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并在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校地融合发展
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1年3月,
“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
获得科技部批准组建,东南大学承担视觉健康与感知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目前该平台已
正式落户江宁
,将为加快显示技术领域相关成果产业化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为响应
“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
等国家战略布局,东南大学与未来科技城联合共建了
“基础设施安全低碳与智慧校企协同创新综合体”
,东南大学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项目将入驻发展,着力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向
“安全、低碳、智慧”
转型升级。
南京市首家人才集团揭牌
营造人才服务“强磁场”
,会上,
南京江宁人才集团有限公司
揭牌成立,这是
南京市首家
人才集团,也是江苏省首家
区级人才集团,标志着江宁在用市场化手段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上迈出重要一步。
人才集团整合了全区优质人才服务资源,定位为
“人才服务集成商、人力资源供应商、人力资本运营商、科技金融服务商”
。
集团将围绕“资源集中、人才集聚、服务集成”的发展思路,坚持“引进人才、投资人才、服务人才、提升人才”的工作理念,探索机构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机制,聚焦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及企业服务培育,深化人才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企业服务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全国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人才服务及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努力成为全国人才工作标杆企业,进一步推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
十个校地共建项目
近年来,江宁区持续推动
校地融合发展
,聚力建设
公共服务载体
,取得了显著成效,会上,
十个校地共建项目
交换文本。包括:
东南大学
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与江宁开发区共建《新型输变电技术与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
南京医科大学
逸夫医院二期建设;
国科大南京学院
二期项目;
中科院南京分院
与麒麟科创园人才共有产权房项目;
天津大学
南京环保产业与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共建;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
与江宁高新区元宇宙研究院;
北大科技园
先锋加速器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
与江宁高新区共建天印湖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
金陵科技学院
与江宁高新区共建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应用研究中心。
元宇宙研究院
在这批个校地共建项目中,
元宇宙研究院
致力于围绕元宇宙相关技术应用领域,探索以元宇宙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及成果转化模式,构建研究院、产业链企业、产业基金等协同发展的运行体系,打造
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产业集聚为一体
的元宇宙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引领国内元宇宙产业发展。

沈阳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未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将会协助江宁区开展元宇宙的建设。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工业元宇宙。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工厂数字孪生,放到元宇宙当中进行模拟。比如我们现在试车的话,现在要到真实的环境当中去试车,未来我们可以在元宇宙里面,组建不同的汽车,然后到不同的环境下做仿真模拟。
医疗元宇宙。
在医疗培训方面,有一些比较危险的手术。像给大脑做一些手术,可以让医生先在元宇宙里面模拟好,然后再到真实的病人身上去做这个手术。
创作者经济元宇宙。
比如,我们在元宇宙当中,可以去绘制三维化的龙,然后用3D打印和智能制造技术,把它打印出来。
所以未来江宁区的非常多的大学生,可以踊跃地参与到元宇宙的时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打造创新创业和人才集聚高地
江宁这么干!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江宁区:
科技创新综合评价
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
;成功获批建设
全省首批
创新型示范区;继续蝉联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区)
第10名
;装备制造(智能电网)产业示范基地被工信部评为
“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
……
在原始创新“高度”上
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多项全球首个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未来网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城市光传输网络节点突破30个。
“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等4个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落地麒麟科创园,紫东综合交通实验室实现实体化运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
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
启动建设。
在主体创新“厚度”上
江宁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总量
达1780家
,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境内外上市企业总量分别
达15家、155家和40家
,保持
省市前列
。3家
企业入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
6家
企业跻身全省百强创新型企业榜单,7个
项目入围国家“十三五”科技成就展,13个
项目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级5项
。在开放创新“广度”上
中以科技创新产业园、中欧AIOT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五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1年“中国航天日”等
高规格活动
。新创成
2个
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培养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11名
,新引进超200名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余名
海外人才入驻“海智湾·江宁”国际人才街区,刘加平、陈光等3名
区内企业首席科学家获增选两院院士
。在服务创新“温度”上
建成开放
全市首个
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智能电网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晋级“国家队”
,高水平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长三角(南京)科创金融中心建成开放,江宁高新区入围全省创业投资综合服务基地
,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江苏分中心海外(法国、韩国)工作站落户江宁开发区高新园、江宁高新区,麒麟科创园创成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
▲图片来源:江宁发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022年,江宁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指引,聚焦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要求,以创新能级跃升工程组织推进为抓手,大力实施
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平台建设、科创森林培育、创新能力提升、校地融合协同、开放创新深耕、载体园区增效、双创生态培优
八大行动
,力争在创新综合实力更“强”
、创新产业能级更“高”
、创新主体成色更“足”
、创新发展生态更“优”
目标实现上取得重要进展,确保各主要创新指标继续保持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为南京加快打造高水平国家级人才平台和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江宁力量。
▲图片来源:江宁发布
记者:周亮 王飞 陈震坤 上官苏隽 彭硕
编辑:刘清凝
执行主编:冯薇
主编:王辉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江宁人才市场,江宁人才市场招聘信息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江宁人才市场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