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家里优质学校还是有些短缺,想打个球的地方附近也没有合适的场地...以后,你关心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记者近日从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即将编制完成,将通过制定“新蓝图”突出民生问题,不断提升教育健康水平。
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哪些内容
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还有些缺,想打个球附近没有合适的场地……未来一段时间,你所关心的这些问题或将得到有效解决。近日,记者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即将启动编制,通过制定“新蓝图”解决突出民生难题,不断提高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形势: 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扩大
当前,合肥已经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城市进入拓展前行新阶段,人口结构变化呈现新趋势。尤其是常住人口和实际服务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需求持续扩大。
专家指出,自2012年以来,合肥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递增1.42个百分点,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同时,考虑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人口流动性上的特点,文化、医疗、教育、体育等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在常住人口基础上再增加20%左右的短期服务人口。
因此,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顺应广大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亟待优化各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为合肥市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提供坚实保障。
目标:
优化布局实现“一张图”管理
经过深入研究和论证,合肥拟结合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开展《合肥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规划期限远期至2035年,近期为2025年。
本次新规划的服务范围分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市域范围为合肥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约11445平方公里,市域层面提出各类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规模和标准。
中心城区范围为本次规划的重点,主要包括市辖区和肥西、肥东、长丰三县邻近市辖区的十个乡镇,总面积约27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规划重点落实各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建设标准和重点项目的具体选址。
结合本次规划,全市将优化城市公共设施布局,实现公共服务设施“一张图”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高居民们的生活质量。
对象:
完善教育、医疗等五大类设施
本次规划的对象,主要围绕公共教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五大类展开。
其中,公共教育设施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博览文化设施、阅览设施、文化艺术设施等;医疗卫生设施包括医院、公共卫生设施、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等;公共体育设施包括竞技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设施、户外体育设施等;社会福利设施包括养老服务设施、社会福利和保障设施等。
合肥将科学研判人口增长趋势,预测2035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确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指标体系。按照新型城镇化、宜居宜业等要求,依据未来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特征及变动趋势,提升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来源:合肥晚报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哪些内容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公共服务设施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