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三个构成要件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3-11 20:47:17

导读: 亲爱的读者:法律是无数立法者辛勤劳动后的智慧。一千多年后,你仔细阅读文章,会有所收获。 知识和经验的升华,需要一个宁静的心灵。太浅显易懂的文章,无法把你的思绪带到大脑深处最美的地方。 (作者:斌)本文内容一,前言二,意思表示三,类型四意思表示,破绽五表示,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三个构成要件

致亲爱的读者:法律是无数立法者辛勤耕耘后的智慧成果,历经千年以上,您认真阅读完文章之后,必定有所收获。学识与经验的升华需要先安静心灵,太容易看懂的文章,不能把你的思维带到大脑深处最美的地方。(作者:斌)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三个构成要件

本文内容

一、前言

二、意思表示

三、意思表示的类型

四、意思表示的瑕疵

五、意思表示的载体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三个构成要件

一、前言

“刑法”中,要定一个人的罪,先找小前提事实(发生了什么事情),再找大前提法律法规(用哪一条法律),最后得出结论(应该定什么罪)。而“民法”则不完全相同,要看一个人承担什么样的民事责任,先找小前提事实(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在寻找大前提的时候,不能和刑法思维一样,想着看法律怎么规定,而要必须先看当事人有没有“特别约定”,有约定从约定,约定优先适用,优先于任意性法律规范而适用,又由于《民法典》中大部分是任意性规范,当事人约定优先于法律(民法)规定,而约定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二、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分为:内心意思和表示行为

内心意思:

1.目的意思(表示要完整,针对合同:当事人、数量、标的物,至少要明确这三个要素,合同才能基本确定下来,否则合同无法成立。)

2.效果意思(一定要有追求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如:一个人买酒,要有买酒的意思,如果没有买酒的意思,就是欠缺订立合同的效果意思,买卖合同最终不能订立。特里尔葡萄酒拍卖案)

表示行为:

明示:

1.口头

2.书面

3.肢体:打车、点头、举手等

默示:

1.推定:积极的作为(用酒店客房中的安全套)

2.沉默:消极的不作为(没有明示的语言,也没有积极的行为。沉默一般不能作为意思表示的行为,但有三个例外:法律规定、交易习惯、当事人约定,任何人不得单方规定沉默的法律效力!)

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私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是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行为意思、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 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

意思自治,就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意志是独立的、自由的,不受国家权力和其他当事人的非法干预。也就是说民事主体在没有非法的外力强迫的情况下,完全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三个构成要件

三、意思表示的类型

意思表示的类型:是否有相对人、相对人是否特定、相对人特定要区分为对话和非对话

是否有相对人:

1.没相对人(抛弃行为、遗嘱行为等,采用完成主义,一“做”就生效。)

2.有相对人(发出要约)

相对人是否特定:

1.相对人特定(对特定人发出要约,超市卖菜)

2.相对人不特定(悬赏广告只要发出就生效,不管相对人看没看到,悬赏广告一定是先完成后发出,采用发出主义。中国的悬赏广告为单方行为,针对不特定人发出的一个单方行为。)

相对人特定要区分为对话和非对话

1.对话(采了解主义,对话当然是面对面或者打电话了,一了解就瞬间生效!不能撤回,也不能撤销。这就体现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非对话(采到达主义,要约向特定人发出,需要在路途中“走”一段时间,并没有面对面那么快,所以是到达特定人那里生效。到达你所控制的范围就行了,不需要你必须看到,如邮寄的要约。注意:要约没到达对方时,不想发了,叫撤回;到达对方以后又不想发了,叫撤销。)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三个构成要件

四、意思表示的瑕疵

内心的意思,也就是“目的意思”与“效果意思”要与表示行为一致,表示不一致就叫瑕疵,具体包括:

1.意思不自由(受到了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由外部原因导致。

2.意思表示不真实(内部原因导致,表里不一):

a.虚假的意思表示:双方都是虚假的意思表示!双方都知道对方是假的,如虚假合同,以买卖之名行赠予之实。单纯的虚假行为肯定无效,双方都是假的,都没有发生效果意思的意思表示,不能发生法律关系。

b.隐藏行为:要有a和b两个行为,以a行为隐藏B行为,a行为是虚假的,肯定无效,主要看b行为,最终还是在b行为上定性。以合法的a行为掩盖合法的b行为,b行为有效;以合法的a行为掩盖不合法的b行为,两个行为都无效!这就叫: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c.真意保留(单方的虚假表示,肯定无效)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三个构成要件

五、意思自治的载体

意思表示的载体是民事法律行为,或者简单地理解为“合同”也行。民事法律行为通俗来讲是先有一群孩子,之后为这群孩子找了一个父亲!这是德国法律界的贡献,因为民事法律行为太多了,需要一个概括性的名称。民事法律行为一定是想追求司法上的效果,如果不想追求司法上的效果就是戏谑行为。所以,想追求司法上的效果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卖家具是民事法律行为,卖毒品也是民事法律行为,至于能不能生效,与认定是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无关。民事法律行为分为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四种形态。

1.区别于事实行为:事实行为的效果是法律规定的唯一效果,事实行为没有分类,很简单,你打伤人就是侵权了,而侵权不存在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的形态,难道叫效力待定打人(侵权)吗?创作、先占、拾得遗失物、无因管理、发现埋藏物等都是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不想追求司法上的效果,但是客观上引起了法律规定的效果。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都能引起法律变更、消灭,但事实行为引起的这个法律效果不是当事人所追求的,不是当事人计划中的。(拾得遗失物的时候不追求司法上的效果,打人不是为了追求赔偿的司法效果,创作也不一定是为了获得著作权。)

事实行为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与当事人有无行为能力没关系,3岁的,13岁的,33岁的人,他们都画了一幅画,他们都可以取得著作权。但是,3岁的孩子把这幅画卖了,合同无效,因卖画的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

2.区别于情谊行为:情谊行为不归民法调整,归道德调整。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都归民法调整,都可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情谊行为一般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但情义行为中发生了事实行为就会引发民事法律关系。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您有所收获,辛苦了。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三个构成要件

如果“读友”认为文章有帮助,请

关注

一下,只做

原创

,快速更新,互动学习。

不足

之处,希望“读友”指出,增补的内容会写在评论区中。

推荐以下文章,建议阅读:

《著作权法》保护那些对象?保护大象画的“画”吗?(经典)

“立案”中如何保护自己(立法者的智慧)

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公司与合伙企业的区别(精)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三个构成要件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意思表示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