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法律:AI落地的“新范式”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3-10-30 17:39:32

导读:156——这是截至8月我国已发布的认知大模型数量,这个数字已经与美国趋近,成为全球第一梯队,正可谓是“百花齐放,千帆竞发”。而这个时间距离ChatGPT的诞生

156——这是截至8月我国已发布的认知大模型数量,这个数字已经与美国趋近,成为全球第一梯队,正可谓是“百花齐放,千帆竞发”。而这个时间距离ChatGPT的诞生也不过短短9个月,不到2天就出现一个新大模型的频率,让公众从最开始的惊艳也逐渐回归“审美疲劳”,业界也开始反思,如何用大模型真正驱动行业变革,加速现代化进程,这成为衡量大模型价值的重要判断。

在大模型的价值体现中,法律行业一直被认为是优质的“应用田”,这个高度依赖语言交互、频繁存在文本处理,且有大量成熟数据资源供学习训练的领域,也确实成为各家大模型青睐的“红人”。

大模型+法律,能“打磨”出怎样的AI落地应用范本,大模型的智慧涌现之下,又能给法律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成为社会关切。

认知大模型的“智慧脑力”与“变革基因”

厘清大模型对于法律行业的切实意义,首先需要了解大模型本身的“魔力”所在。认知大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能把多维度的海量数据输入大模型中学习训练,实现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等多个领域的智慧涌现,而且表现出极强的触类旁通能力。

强大的“脑力”让大模型一经诞生就自带“变革基因”,传统意义上需要“堆时长、堆人力”的工作将在大模型的赋能下获得“解放”。伴随着通用认知智能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它将在多个维度推动模式创新和产业变革。

首先带来的是信息分发和获取模式的改变,从网页搜索、算法推荐变为基于自然语言交互提问的信息主动提取整合。

其次,还将革新内容生产模式,机器可以自动进行文章撰写、画图、制作音视频等,显著提升办公效率,释放创意能力。

此外,它可以全自动交互完成任务,改变人机交互现有模式,使得任意设备都可以像人一样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进一步降低学习成本、提高交互效率。

当然,从通用大模型到法律大模型,还需要在法律行业有更深入的训练和钻研。首先就是法律专业知识的覆盖度不足,需要通过大量的法律数据预训练,让它在法律行业“触类旁通、智慧涌现”,提升普适性和严谨性;其次通用大模型存在法律场景任务专业性不够问题,需要对细分场景有监督调优,提升专业性。

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进行法律专业领域的能力提升,使得大模型对于法律行业诸多场景有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能力,并为场景应用奠定了基础。

大模型+法律,行业落地一拍即合

2022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紧扣“公正与效率”对司法工作提出全方位要求,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同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法律大模型的出现为这一命题带来了“标准答案”,它的专业性能力给行业所能带来的“惊喜”也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是可以提供全流程智能辅助办案应用,基于大模型强大的逻辑推理和内容生成能力,构建智能审查、量刑预测、文书生成、自动编目、笔录生成等业务能力,通过智能技术辅助办案人员的常规工作。

二是提供全方位司法监督管理应用,基于大模型建设视频自动巡查、案件裁判偏离预警、案件智能核查等监督助手应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司法工作流程的规范化。

三是提供司法大数据深度挖掘应用,基于大模型强大的学习能力,并通过多轮互动对话,快速在海量的法律文本中搜索获取相关案例、法规和法律文献等信息,探索司法规律和趋势,为司法改革和法律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除了针对从业人员的智慧化辅助外,大模型的通用能力对于普通社会大众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试想一下,当你急需法律咨询却又无处寻求的时候,与大模型几句简单的对话,就可以了解相关的法律依据、获取解决路径,甚至拿到大模型自动生成的一份起诉状,这对于百姓获取更高效的司法服务是变革性的提升。

广阔的应用前景,也让当前法律大模型/司法大模型的市场竞争愈发热闹,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山东大学、阿里云等超过20家学校、厂商都发布了面向法律行业的大模型产品,尽管各自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是尽可能聚焦大模型在文本生成、知识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助力法律咨询、文书写作等方面的工作。

首款对标行业标准的法律大模型问世

有鉴于“百模大战”的“盛况”,行业呼唤通过一套较为全面、系统、实用的评估指标和测评方法,指引和推动法律大模型的研发、测评工作。

在这一背景下,由智慧司法技术总师系统、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发布的行业首个《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测评方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问世,围绕语言理解、知识问答、内容生产、逻辑推理等四个维度,定义了法律大模型所需要的12项能力体系,要求法律大模型能够实现法律应用场景中的具体任务功能。同时《标准》还从性能指标对大模型的响应速度、有效性等提出了要求,对法律大模型提出了全面的规范化要求,也避免大模型行业“鱼龙混杂”现象的出现。

就在《标准》发布不久后,10月24日科大讯飞正式对外发布了基于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打造的星火法律大模型,这也是行业首个完全对标《标准》的法律大模型。

讯飞星火法律大模型定制化开发了司法程序问答、法律文书摘要、证据链分析等在内的12项行业能力,在通用能力上完全匹配《标准》要求,并发布了法律咨询、法律助手、笔录精简、辅助办案等4个应用级产品,并对后续升级的里程碑进行预告。在发布会现场的“真机实测”中也展现出了较强的解决法律领域问题的能力。

据科大讯飞副总裁雍文渊介绍,星火法律大模型在法律咨询可以有效提供法律知识检索、行动建议咨询等服务,降低公众获取法律服务门槛;其打造的法律助手应用,可以提供高效的知识内容检索和司法公文辅助生成,检索效率平均提升5倍以上,公文编写效率提升40%以上;在工作量巨大的笔录精简层面,星火法律大模型可以自动进行格式规整、无效语句删除,使得笔录制作工作量减少60%;在复杂的辅助办案环节中,它可以提供卷宗内容要素抽取、案件争议焦点归纳、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等辅助应用,整体提升法官和检察官效率30%以上。

从标准化的建设到专业性的能力,从实用性的功能到直观性的数据成效,讯飞星火法律大模型的问世标志着法律大模型建设的有序性、专业性、实用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许未来将在更多的法律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模型技术“解放生产力,释放想象力”。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