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节假日规定文件,国家规定节假日有哪些天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3-02-21 14:48:08

导读:法定节假日规定文件,国家规定节假日有哪些天,法律分析:根据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为11天。法定节假日11个,具体如下:,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戚戚,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天;,4劳动

法定节假日规定文件,国家规定节假日有哪些天

法定节假日规定,最近不少朋友在找国家规定节假日有哪些天的相关介绍,法律界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法定节假日规定文件:

法律分析:根据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为11天。法定节假日11个,具体如下:(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戚戚(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天);(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节当天);(6)中秋节,放假一天(农历中秋节当天);(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2.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是怎么规定的?高含陵《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者规定的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但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老族约定的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按上述原则分别按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综合计算工时超过法定标准工时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

工作制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2、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一、国家法定假日的定义
法定节假日,一般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8月2日,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明确,休息日、法定年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标准。
二、2020国家法定假日放假安排
1、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2、春节:2月15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3、清明节:4月5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
4、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5、端午节:6月18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6、中秋节:9月2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7、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
六)、9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原则
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法定休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三是节假日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五是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法定节假日规定文件,国家规定节假日有哪些天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