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诉状应该怎么写,上诉状的范文,民事上诉状及范式 一、概念及作用 民事上诉状是民事 诉讼 当事人向第 二审 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依法撤销或变更原审裁判的法律文书。它既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 一审 裁判的“声明”,也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始第 二审程序 的依据。 二、格式
上诉状格式范本,最近不少朋友在找上诉状的范文的相关介绍,法律界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上诉状应该怎么写:
民事上诉状及范式 一、概念及作用 民事上诉状是民事 诉讼 当事人向第 二审 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依法撤销或变更原审裁判的法律文书。它既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 一审 裁判的“声明”,也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始第 二审程序 的依据。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民事上诉状是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构成。 (一)首部 主要写清上诉人、被上诉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请求。 (二)正文 该内容是上诉状的重点部分,内容因案情的不同而各异,但一般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上诉请求。明确写明上诉人不服原审裁判的具体内容,提出上诉解决何种问题的具体要求 ; 2.上诉理由。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153条之规定,上诉理由主要针对一审裁判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或一审法院在程序上的不当之处,论证上诉人上诉请求的合理性、合法性; 3.列举有关 证据 材料,以便二审人民法院查证核实。 (三)尾部 依次写明上诉人民法院的全称、上诉人名称、上诉日期等,并在附项中列清上诉 状副本和有关证据材料的份数。 三、注意事项 时效性。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7条之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 判决书 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针对性。应当针对一审裁判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 阐述的完整性。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1条之规定:上诉人在一 审中未能完全阐明的事实进行全面论证,避免由于论述不完整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 范 式 】 民事上诉状 (公民提起上诉用) 上诉人(原审原告或被告):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或原告): 上诉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号民事判决(或判定) ,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上诉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诉人:××× 年月日 附: 本上诉状副本份。 注:本诉状格式亦可适用于经济案件中的公民提起上诉。
2、上诉书怎么写?范本是怎样的?:
上诉状和民事起诉状格式一样。首先写标题,其次原被告双方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一定要明确具体,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要有逻辑,结合一定的法律依据。最后注明递交起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及其起诉日期。内容针对一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提出。
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名称:_____住所:___________电话:______
法定代表人:名称: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
委托代理人:姓名: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
民族:____职务:____工作单位: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
上诉人因__________一案,不服_____法院于____年__月
__日__字第__号判决,现提出上诉。
上诉理由及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人民法院
上诉人:__(盖章)
法定代表人:__(签章)
____年__月__日
附:
1、本上诉状副本___份。
2、有关证明材料___件。
注:①上诉理由应全面陈述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的不当或错误,提出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包括在一审程序中未提供的事实、理由和证据。上诉的请求包括要求全部或部分撤销、变更原判决。②当事人不服法院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一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九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宣告第一审判决、裁定时,应当告知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判决、裁定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否提出上诉,以其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上诉状应该怎么写,上诉状的范文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