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人数事故等级划分及问责原则,事故死亡人数等级分类及处理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3-02-18 04:27:27

导读:死亡人数事故等级划分及问责原则,事故死亡人数等级分类及处理,法律分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死亡人数事故等级划分及问责原则,事故死亡人数等级分类及处理

死亡人数事故等级划分及问责,最近不少朋友在找事故死亡人数等级分类及处理的相关介绍,法律界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死亡人数事故等级划分及问责原则:

法律分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法律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二条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为一般事故。

2、事故死亡人数等级分类:

事故死亡人数等级分类如下:
1、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条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
人身损害的赔偿原则有哪些
1、全部赔偿原则,应当以行为所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的大小为依据,全部予以赔偿;
2、财产赔偿原则,确认财产赔偿规则,就是明确侵权行为造成的一切损害,都必须以财产的方式予以赔偿;
3、损益相抵原则,赔偿权利人基于发生损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者,应由损害额内扣除利益,而由赔偿义务人就差额予以赔偿的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的规则。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死亡人数事故等级划分及问责原则,事故死亡人数等级分类及处理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