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自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怎么样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19 13:55:45

导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资事业单位的工资都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各项津贴补贴组成.津贴补贴部分不能超发,可以少发或不发。绩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资事业单位的工资都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各项津贴补贴组成.津贴补贴部分不能超发,可以少发或不发。绩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其中,基础性工资占70%,奖励性占30%。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资与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资是一样的计算方法,职工收入高低与单位收入高低成正比。
一、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如何安置呢
1、竞争上岗。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中,如果将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撤销,单位撤销后,因受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等政策的影响,原来的自收自支事业人员将失去事业编制,他们不可能进入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那么,如果单位被撤销,原来的单位已经不存在了,只有与其他单位合并新设立其他企业。原单位里面的一部分人员就可以通过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方式划转到新合并的单位继续工作。
2、自谋职业。在单位能力较弱、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弱的人员,不能通过“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方式进入新合并单位的人员。可以采用自谋职业的方式进行安置。这部分人单位按参加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补助,一般是每参加工作1年发1个月的基本工资的方式,一次性进行补偿,从此与单位全部脱钩,自己自谋职业。
3、提前退休。部分年龄比较大的职工,离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这部分人再就业的能力比较弱,可采用提前退休的方式进行安置。所谓提前退休,实质上是内部退养,单位为其缴纳养老保险,每月发放基本生活费,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由单位为其办理退休手续,交由社保发放养老金。
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有利有弊。
1、 利在于此类事业单位可以有自己的经营业务。若单位业务开展的好,效益好,是可以在固定的工资之外给员工多发收入的。
2、弊在于没有财政拨款(可能会有少额上级补助)做支持,若单位业务开展的不好,则可能会很惨淡。在这类事业单位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是所在单位依据政府或物价价部门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项行政性收费,然后按当地财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
三、事业单位改革中,自收自支人员被清退怎么办
1、本来就是公职人员,是从公益类事业单位,甚至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上转任过来的,这主要是指管理人员或领导班子。这些人肯定不可能下岗,随着单位改企或者撤销,这些人就会重新被分流到其他保留的事业单位,当然想进机关基本是不可能的。也有征求意见,随企改制,继续管理的,这类人员一般在退休前,也有被重新调整到事业单位,以机关事业人员的身份退休。
2、就是原来是事业单位人员,多为工勤人员,调整到此类事业单位担任一般职工。或者是退役军人安置,是普通人员身份。这类人员安置的要求,是尽量保护个人利益,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原则,进行妥善安置。有可能“一刀切”随企改制,也有可能分流到事业单位,进行“二次安置”,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也可以提前退休,交由社保保障。总之,这部分人员身份特殊,各地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谨慎安置,尽量减少社会矛盾。
法律依据:
《自收自支管理单位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 自收自支管理单位是指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但尚未具备管理条件的预算单位。实行自收自支管理的单位仍属预算内事业单位,其职工的工资、福利、奖励等均执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
第八条 国家对自收自支管理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增收节支留用、减收超支不补的办法。收大于支较多的单位,在核定其收支数时应规定其收入的一部分上缴财政或主管部门。上缴财政部门的收入,用作社会文教行政事业周转金;上缴主管部门的收入,用于抵顶财政部门对该部门的事业费拨款。具体上缴比例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核定。

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怎么样

自收自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怎么样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一种不由国家财政拨款,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性质,最典型的就是医院。那么,这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是按照什么标准发放呢?一起跟着法律界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怎么给

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其退休人员应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并执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不再执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调整政策。

考虑到部分地区参保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职工执行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养老金低于同类人员按企业办法计发的实际,按事业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低于企业办法的,根据本人申请,按企业办法重新计算,高于原事业办法的,给予补差。

知识扩展: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界网进行法律咨询。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自收自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怎么样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自收自支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