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律分析:外地员工休假制度年度带薪休假1、享受年度带薪休假资格人员:在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或以上的非计件员工。休假时间按本公司工龄计算:工作满一年未满十年者5天;满十年未满
法律分析:外地员工休假制度年度带薪休假1、享受年度带薪休假资格人员:在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或以上的非计件员工。休假时间按本公司工龄计算:工作满一年未满十年者5天;满十年未满二十年者10天;满二十年者15天;2、由于工作原因当年没有休完带薪假的年底一次性补发金额按工资。3、带薪休假可分段休,可连续休,连续休息的周末应计算在带薪休假范围内,但每次休假须根据请假程序经过本人的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才可休假。所有的休假单需交行政部存档备案。4、配偶常年在外人员可另增加年度带薪探亲假20天。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休假制度管理规定
劳动者除了认真工作外,还有相应的休假和休息,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工作,而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休息和休假是有明确规定的,用人单位需要遵守,那么劳动法休假制度规定细则是怎样的?下面由法律界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劳动法休假制度规定的具体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二、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年休假怎么办
年休假是指单位的劳动者每年享有保留工作、带薪连续休假的制度。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可享受带薪年休假。机关、团体、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的工作人员都可享受休假。根据相关规定,参加工作时间满1年不满10年的,每年可休假5天;参加工作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可休假10天;参加工作时间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年可休假15天。
不能安排年休假工资要按3倍算
如果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员工休年休假的,经员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员工休年休假。但对员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根据《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月工资折算为日工资按照每月平均工作21.75日计算。比如一名员工工作满3年,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他该休的年休假为5天;假如这5天他没有休年休假,单位应该支付他3448元((5000元÷21.75天)×5天×3倍)未休年休假工资。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用人单位安排员工休年休假,但是员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三、年休假一般有多少天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5天。该《条例》第5条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由劳动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劳动法休假制度规定的具体细则”问题进行的解答,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假作出了规定,法定的假期包括春节、清明等,除了法定假期还有年假。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界网进行法律咨询。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休假制度,休假制度管理规定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休假制度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