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律分析: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年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
法律分析: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年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销售服务、销售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其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按未扣除之前的销售额计算。纳税人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计入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所称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进行核算。纳税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手续。纳税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
营改增后,认定一般纳税人标准有两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销售货物以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纳税人的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以上,以及除此之外的的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包含本数)以上的纳税人;财税[2018]...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具体是什么的知识,跟着法律界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营改增后,认定一般纳税人标准有两个: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销售货物以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纳税人的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以上,以及除此之外的的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包含本数)以上的纳税人;
(2)财税[2018]36号文件中营改增应税服务年应税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包含本数)
上述两个条件只要有一个达到了,就要去申请登记一般纳税人资格。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那些年应税销售额没有达到标准的纳税人,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健全,可以提供详细的税务资料,也可以向税务主管机关申请登记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成为一般纳税人。那么,什么是会计核算健全?
会计核算健全就是能够按照国际统一的会计制度做账,有根有据,合法有效的凭证核算。
以上是法律界网小编整理的知识,谢谢您的阅读,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法律界网。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一般纳税人认定,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一般纳税人认定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