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型企业的标准一般根据资产总额、从业人数、税收指标等确定。小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
小型企业的标准一般根据资产总额、从业人数、税收指标等确定。小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小微企业就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只有在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和税收指标等三个方面达到要求的企业,才可以被称为小微企业。目前本国对小微企业的扶植力度是比较大,除减免税费外,还从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为其打开融资渠道。小型企业是指生产规模小,设备数量少,资产数额低的企业。根据程度上差异,中国划分小型企业的办法是按生产能力划分,按装机容量或设备数量划分,按固定资产原值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小型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企业一般具有基建投资小,建设周期短,投资效果发挥快,生产上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分散小型资源,增加就业等。但是小型企业一般技术水平较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不如大中型企业好。小型企业也会采用与大型企业相同的技术趋势,但是会更加谨慎,对错误感觉更敏锐。虽然部分小型企业必须保持创新以促进业务发展,小型企业也必须选准数据中心开销的时机。
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在未来3年免征小型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税负的减少对于很多小微企业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那么,小微企业是什么?小微企业的判定是怎样的呢?
一、小微企业的定义
小微企业有两种含义。一是经济学家郎*平教授提出,小型微型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二是“小型微利企业”则是企业所得税法特有的概念。
二、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三、小型微型企业的划型
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以企业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的规模为划分依据,将不同行业企业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四类。
以工业企业为例,小型工业企业是指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2000万元以下;微型工业企业是指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
另外,该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参照本规定进行划型。
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划型是对于小微企业不同含义的一种要求。创业者需要区分小型微型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的法律意义,正确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相关费用的减免。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小型企业标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小型企业标准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