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计算方法: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型建筑面积套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计算方法: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型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影响因素
公摊面积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其二是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①房型结构(几梯几户)。例如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②楼盘形态。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最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
③物业类型。一般来说板式得房率最高,叠式次之,点式则较低。
④公共活动区域大小。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
⑤何种面积不算做公摊面积?
车库、会所等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空间;售楼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栋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设备房等。
得房率是什么意思?
得房率又称使用率,它的计算公式是“套内面积/建筑面积”,这个指标是衡量房子性价比的重要指标,得房率高的房子,使用面积越大。
得房率应该多少才合适?买房前怎么查得房率?
得房率决定了房屋性价比
公摊面积是每一户都有的,简单地说,就是所有住户掏钱购买公共使用面积,得房率+公摊率=1。公摊越大,得房率就越低。
我们买房时,一般都是按建筑面积确定单价,不过在合同中,也能看到套内单价。如果面积相同,得房率不同,在套内单价上会直接体现出来。
举个简单例子,两套建筑面积100平米,单价均为2万元的住宅,得房率分别为75%和80%,使用面积分别是75平米和80平米。如果按照套内面积计算。75平米的单价为2.67万元/平米,而80平米的单价为2.5万元/平米。得房率低的房子实际套内单价要高出1700元/平米。两套房的性价比高下立判。
不过对于得房率而言,并不能一味追求更高。这一点我们从公摊的用途就能看到。
一般公摊面积有楼梯间、电梯门廊、电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不够,这些公共部分势必缩水,对出行会有相当的影响。塔楼相对于板楼更便宜,就是因为公摊更大,实际得房率偏低。
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并没有针对得房率的专门规定,不过各房企对得房率都有一定标准,高层建筑不能低于70%,多层建筑不能低于75%,不含开发商所谓“赠送”的面积。
怎么查看得房率?
关于得房率一般人都是从销售口中得知一个平均数值,难以从广告和宣传册页中看到。不过开发商项目开盘时会展示销控表,该表提供的数据有单价、朝向、户型、楼层、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购房者可自行计算。
另外,建委网站上也能查到相关信息。房企在开发项目时必须向建委报备。该项目的规划也很清楚,其中就能查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得房率,得房率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得房率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