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可以由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
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可以由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也就是侵权信息编写上传地。侵权人使用计算机编写侵权信息侵犯他人权利,这一行为实施地就在其使用的那台计算机的所在地。发布侵权内容的网络服务器所在地或者提供链接的网络服务器的所在地。在网络上的侵权信息可能会经过多次的转载和分享,造成大规模传播。所以,寻找那些发布或者提供链接的服务器的所在地更加合适。与虚拟的网址相比,服务器位置所在地相对稳定,关联度高。服务器的运营商一般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网络公司,这些公司的地址和活动都比较固定,所以,由服务器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更加方便。在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个问题。不能根据网络侵权被告人的居住地来界定侵权行为的发生地。因为网络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事物,侵权人不一定在其居住地实施侵权行为。【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网络侵权管辖法院
网络侵权可以分为主动性的侵权和被动性的侵权。这是按照侵权的主观性划分的。同时也可以分成侵犯人身和侵犯财产。这是按照侵权的内容进行的划分。网络上的侵权却大多属于主动侵权。也就是直接转载他人网站上的作品并且还不标注出处和作者姓名的行为。同时也不向被转载处的网站进行支付报酬的手段。这种行为可以说同时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著作权两种权利,是一种性质比较恶劣的行为。
我们还可以按照下面这几种类型为网络侵权下定义:
首先是侵害人格主要内容表现在:
第一,盗用或者是假冒姓名的行为,被称作侵害姓名权。
第二,没有经过他人许可就使用其肖像的被称作侵害肖像权。
第三,如果有发表了攻击和诽谤他人文章的行为,被称作侵害名誉权。
其次是侵害他人财产的行为。
最后是关于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主要包括侵害他人著作权以及侵害他人商标权的行为都被成为侵害知识产权。
侵害他人财产利益的网络侵权主要包括窃取他人银行账户中的资金,以及利用网络虚拟货币窃取他人的财产或者是直接窃取他人网络游戏装备和网络财产的行为,都包含其中。
最后,关于网络上被动性侵权。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在论坛或者是博客上,网民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地方。其实大多数的网民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是在使用他人的作品或者是根本不知道作品出处到底是何处。这种行为本身并不是主观上恶意的行为,但是其实严格来说已经是侵犯了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当然,如果并不是用来营利的话,其实完全可以忽略这种行为。
不过,如果是复制了他人的作品后,反而用自己的名义进行商业行为,从中营利的话,就属于抄袭的情况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有关网络侵权的定义以及它的几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定的帮助。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网络侵权,网络侵权管辖法院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网络侵权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