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违约损失赔偿的范围有哪些
1、违约损失赔偿的范围包括:
(1)违约的赔偿损失,它是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财产等损失的赔偿;
(2)赔偿损失的范围可由法律直接规定,或
1、违约损失赔偿的范围包括:
(1)违约的赔偿损失,它是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财产等损失的赔偿;
(2)赔偿损失的范围可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双方约定。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和当事人没有另行约定的情况下,应按完全赔偿原则,赔偿全部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违约赔偿的内容有哪些
1、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3、作为计算损失额依据的市场价格一般应是履行地的市场价格。
赔偿损失属于什么责任
违约责任其实也就是指的违反了合同的民事责任,它具体来说就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时不符合合同上的约定或者是不履行合同上的义务,从而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那么关于违约责任如何赔偿损失问题。下面,就由律图小编为大家在下文中带来关于违约责任如何赔偿损失的内容。
违约责任如何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的确定方式有两种:法定损害赔偿和约定损害赔偿。
1.法定损害赔偿
法定损害赔偿是指由法律规定的,由违约方对守约方因其违约行为而对守约方遭受的损失承担的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损害赔偿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完全赔偿原则。违约方对于守约方因违约所遭受的全部损失承担的赔偿责任。具体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积极损失与消极损失(可得利益损失)。民法典第584条规定,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见其赔偿范围包括现有财产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前者主要表现为标的物灭失、为准备履行合同而支出的费用、停工损失、为减少违约损失而支出的费用、诉讼费用等:后者是指在合同适当履行后可以实现和取得的财产利益。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2)合理预见规则。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以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损失为限。合理预见规则是限制法定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一项重要规则,其理论基础是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平原则。对此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合理预见规则是限制包括现实财产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的损失赔偿总额的规则,不仅用以限制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
②合理预见规则不适用于约定损害赔偿;
③是否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可能的损失,应当根据订立合同时的事实或者情况加以判断。
(3)减轻损失规则。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其特点是:一方违约导致了损失的发生;相对方未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造成了损失的扩大。
2.约定损害赔偿
约定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或约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它具有预定型(缔约时确定)、从属性(以主合同的有效成立为前提)、附条件性(以损失的发生为条件)。
在上文中,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赔偿损失的概念与确定方式以及法定和约定损害赔偿的内容,相信大家在阅读了上文的内容过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在法律方面遇到了什么问题,您可以直接拨打律图的热线电话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赔偿损失,赔偿损失属于什么责任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赔偿损失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