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考被顶替是指考上大学后,录取通知书被别人拿去上学了,这是过去科技不发达,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录取通知只有姓名等很少的信息,所以才会被顶替。不过现在互联网信息都是相通的,教
高考被顶替是指考上大学后,录取通知书被别人拿去上学了,这是过去科技不发达,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录取通知只有姓名等很少的信息,所以才会被顶替。不过现在互联网信息都是相通的,教务系统后台那里打开就会有信息,而且留了不止自己的信息,可能还要父母的信息,所以顶替的话会比较难,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些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考顶替事件处理结果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考冒名顶替的,是属于考试作弊的行为,各科成绩无效,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一)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三)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四)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
(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六)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七)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八)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九)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的行为。
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一)组织团伙作弊的;
(二)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
(三)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
(四)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有前款严重作弊行为的,也可以给予延迟毕业时间1至3年的处理,延迟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之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考试罪】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高考冒名顶替的,是属于考试作弊的行为,各科成绩无效,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高考冒名顶替罪,刑事入刑判刑。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形来判定。在现实生活顶替也是真实存在,原本大好的前途瞬间被不知不觉地推进命运的阴影里,因此,大家都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理想大学,而不是通过不法途径改变自己的学业之路,不仅是伤害了自己更是伤害了别人美好的人生。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高考顶替,高考顶替事件处理结果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高考顶替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