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年假,指单位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并且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年假计算方法: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
年假,指单位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并且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年假计算方法: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按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职工未休年假工资计算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举个例子:
比如小明已在某单位工作15年,每月收入为1万元,可以享受10天的年休假,年中时小明已经享受了5天年休假,年底公司业务繁忙,单位不能安排其享受另外的5天年假,那么小明未休年假工资=(10000元÷21.75天)×5天×3倍=6897元。
年假工资个税怎么算
个人因没有休带薪年假而从任职受雇单位取得的年假工资应当合并到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
年假计算方法累计工作年数,还是入职新单位工作年数
当完成了很久的工作想要放松放松时,当你计划好去哪里旅游时,你是否已经清楚知道年休假天数到底怎么计算,公式是什么了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律图在本文中为你逐一介绍年休假天数公式。
一、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式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二、"跨年度"怎么算
年休假可跨年度请吗?按照新规定,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但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专家解释,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年休假可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如上半年请一部分,下半年请一部分,但不能一次性"透支"假期,把未来几年的假期一次性全请掉;其次,需要跨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单位,可能需要有关部门审批,具体规定待细则出台后明确。
关于年度的计算方法,究竟是按照自然年度计算,还是按照员工在单位中的"事实工龄"计算,还需待细则出台后明确。据业内人士分析,大多数单位会根据自身的行业性质,采取"事实工龄"的计算方法;或是事先在签署的劳动合同中作约定。
一些企业也提出,由于新规定的出台,休假人数在某一时间段会比较集中,也希望员工如需要休假,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事先提出休假申请,便于管理部门统筹安排,不至于影响整体工作。
三、补偿和处罚标准
除了应当支付职工正常工资福利待遇外,还应当每日按照该职工的日工资300%的标准给予补偿。至于具体的日工资标准,专家建议,不妨按照现行的加班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来制定。
但一些企业也对新规定中的一些内容存有疑惑。像对于"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的理解,由于对于"单位安排休息,员工不休息"的情况没有明确规定,一些企业担心部分员工会作出"不休息而领补偿金"的选择,这样一来,原本想保障员工休息权的初衷就会被误用,员工不仅没有得到休息,反而造成用人单位人工成本增加。
此外,单位既不安排职工享受年休假,又不按照规定给予补偿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单位拒不改正的,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或《公务员法》等相关法规予以处罚。关于具体处罚标准,专家分析,尽管以前在相关劳动法规中有要求建立带薪休假规定,但处罚细则和标准没有明确过,故具体标准待实施细则出台后方能明确。
经小编介绍,关于“年休假天数公式”这一问题你是否已经清楚了解呢。小编要提醒的是,一定要熟记自己的入职时间,在与他人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该都知晓这一规定。如果您需要休假,清务必让公司提前知晓,便于公司合理的安排,不影响工作进度。另外,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您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举报。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清远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年假计算方法,年假计算方法累计工作年数,还是入职新单位工作年数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年假计算方法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