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什么时候,端午节什么时候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19 14:37:22

导读:2020年端午节是6月25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2020年端午节是6月25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什么时候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获取专业解读?根据国务院对国家节假日的规定,端午节为我国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一般为农历五月初五当天加两天的休息日,具体的放假日期根据当年国务院发布的放假通知为准。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根据国务院对国家节假日的规定,端午节为我国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一般为农历五月初五当天加两天的休息日,具体的放假日期根据当年国务院发布的放假通知为准。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是什么时候,作为中国人,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陌生。因为我们从小就在教科书上学习了节日的由来,每个节日的背后都有它的含义。而作为端午节,由于是国家法定节日,所以端午节加班是可以按照规定领取加班工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端午节什么时候,端午节什么时候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端午节什么时候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