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现在如果只把酒店当住宿或者睡觉的地方,真的不知道怎么生活。 王牌酒店毕竟现在的年轻人都想永久住酒店。 最近很流行去酒店找灵感,度假放松,提升审美。有些人为了实现住酒店的自由,产生了“把酒店搬回家”的想法。 (都是一帮聪明人)答
旅店装修,宾馆装修设计效果图
如果现在的你还只是把酒店作为旅途借宿或睡觉落脚点,那实在是太不懂生活了。

ace hotel
毕竟现在的年轻人都想永久居住在酒店里。
最近很流行装修前去酒店找灵感,一边度假放松,一边提高审美,一些人为了实现酒店居住自由,竟然萌生了“把酒店搬回家”的念想。(都是一群小机灵鬼)

ace hotel
其实,抛开那些以便利性为主的快捷酒店不谈,很多星级酒店的设计本就是装修时非常好的设计参考,无论在美学角度、氛围提升、舒适程度上都设计得十分完美。
ace hotel
最近,我们恰巧和身边的几位室内设计师朋友们聊到了设计灵感,以下,他们以更为专业的角度推荐了一些他们住过的以及收藏的酒店,每一个酒店都曾是他们的灵感源泉,每一个酒店都可以被当做“超级样板间”。
01
既下山
·
梅里
SUNYATA
侘寂风教科书


©设计师刘畅
近几年,一种看起来“很穷”的装修风格被卡戴珊带火了,在欧美备受富豪们的青睐,这种风格就是大名鼎鼎的“
Wabi-sabi
”,即侘寂风,一种讲究意境美的风格。

国内将“侘寂风”做得很极致的酒店,非香格里拉的既下山·梅里莫属。
斑驳的墙壁、交错的木制横梁,搭配枯枝、裸石、一些藏地文化的抽象画作,直接就能感受到返璞归真的的寂静。
酒店的建筑设计是由建筑师赵扬一手打造,以夯土藏房的外形,和山坡融为一体。从酒店内部顺着坡地望下去,可以完美地俯瞰恬静安详的雾浓顶村。

酒店一共有四层,正中的中庭顶部悬着精致的弧形金顶,抬头望天,就像开启了一段“朝圣”之旅。

这个金顶其实是想塑造一张靠重力自然悬垂的“挂毯”,用1364块镶金箔的紫铜板错缝串接而成,加上两侧的玻璃砖高侧窗,让酒店内部通体光明。


设计工作室NA-DECO作品
这种给室内增加散射光线的设计手法,NA-DECO的设计师哈达做的弧形墙也有异曲同工的之妙,目的是通过金色墙折射,在屋内营造阳光穿透云层和雪山,反射出来的金光。

既下山·梅里一共有19个客房,室内设计是设计师谢柯设计,屋内陈设内敛,色彩极淡,所有的元素都来自于自然,连家具都显得十分“野生”,看起来高级又有禅意。
比较推荐住在3楼,因为视野开阔,离顶层的观景台很近。


房间正对着白马雪山、侧对着梅里雪山,一边泡澡一边就能欣赏雪山美景。

韩国博主Ayrun的家
成年人最治愈的事就是家里也能有一整面窗户,那样一年四季就有不同的氛围和意境,不用外出,在家就能感受光、云、雨、雾。

©设计师刘畅
酒店四层是观景平台,这里以梅里最高峰卡瓦博格命名,也是来梅里一定要住既下山的理由。

©设计师刘畅
每天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很治愈,就是盯着雪山发呆。

无论是日照金山、云卷云舒,还是漫天星辰,都能尽收眼底。
02
HYLLA
物与岚
一个汇集了世界知名家具的酒店
HYLLA的名字,源自北欧语Hygge(北欧人崇尚的舒适放松)+Villa的组合。它坐落在玉龙雪山南麓,山下是纳西族白沙古镇。

酒店这片土地曾是纳西族首领木氏土司一族的发源地,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在尊重自然上,酒店也做到了极致,在建造时,更是保留了酒店正前方草坪的那棵许拍树。

对自然善意,自然也因此回报以物与岚无限的魅力,从酒店的每个房间看出去,都能将雪山、森林、草甸、民居收入眼底。

大门打开,玉龙雪山就这样呈现眼前,身处其中放佛就成了画中人。
酒店也基本保留了纳西官制院落式的结构,一期共有6个院落,分别名为:一泽、二木、三川、五浮、六尘、七景,共36间客房,每间房面积在60-65平米,住起宽敞且舒适。
酒店外貌随处可见手凿的石头、木纹、青瓦,能让人感受到建筑与土地的天然连结。

相比外部的自然村落形态,进来仿佛步入一间收纳时光的博物馆,遍布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知名家具和古董艺术品。


每间客房都能体验到Arne Jacobsen、FinnJuhl、Børge Mogensen、野口勇这些设计大师们的经典家具。

随便选几把搬回家,家品都会有质的飞跃。
设计师刘畅就很爱在他的作品里,搜索一些经典家具。

此外,物与岚还特别重视酒店的在地文化,客房里的材质特意挑选了纳西的一些当地元素,例如在墙面的材料中融入了打碎的东巴纸,不仅防虫、抗蛀、韧性强,而且能为房间增添许多自然朴实的气息。

一些床靠背、坐具的小细节还融入了纳西族的皮艺,触感细腻舒服;还有浴室,地面和台面是云南当地特产的五花石和贵峰红;

至于纳西特色的竹编,都悄无声息地融入到吊顶、移门、墙上。
当然,这些自然材质,我们也可以用在家里。

设计师墨菲的家
比如杭州的设计师墨菲,它家的吊顶是紫竹,地面材料用了瓦片,越简单自然,越有美感。
03
上海艾迪逊
EDITION
透过一个酒店,认识一座城市

从田野回到城市,第三间酒店是酒店控和设计师必打卡的上海EDITION。

酒店由如恩设计操刀,居住的最大感受就是,原来住酒店不只是在别人的城市里吃、睡、游泳和做SPA,还能真正感受到独属于这座城市的基因。
作为上海的地标,时髦的ArtDeco与海派风情在酒店每个空间里交叠出一个国际化的社交场所,除了酒店,这里还有三家餐厅,九间酒吧,几乎70%的空间是社交型共享空间。

酒店大堂采用居家的格局和暖色的光线设计,占据一整面墙的
7
层酒柜,灵感来自上海石库门的仿古建筑风格,酒柜后墙上也镶嵌着定制的白色石膏浮雕。


©设计师刘畅
EDITION的客房是简洁素净的全木质空间,与公共区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设计师刘畅
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现酒店对木纹的选择很讲究,深色木饰面采用了带有山纹的纹理,浅色木饰面选择了直纹路,让两者有一个主次区分,一点也不单调,非常有秩序感。

房间里的灯光也很有层次,光源从顶部的射灯、灯带,到中等高度的台灯、落地灯,到床底下的夜灯,人性化十足,像是把住客和环境温柔包裹,放进夜的怀抱。
客房还刻意放大了窗景,高层能直面东方明珠。

©设计师刘畅


武汉小小空间事务所
EDITION的全木质套房用在家里,又是另一番温馨景象。
04
中国香港瑰丽酒店
高级酒店内涵里的真正居住哲学
最后收尾的酒店,好几个设计师都推荐了Rosewood瑰丽酒店,我们挑了中国香港的瑰丽酒店,原因是它由大师季裕棠设计。

酒店坐落于维多利亚港边上,能看到整个海岸的风景线,晨昏与四季都能囊括在房间内。


套房软装配色丰富却不杂乱,以英式格纹复古情调为主,宝蓝、珊瑚橘点缀其中,木质的百叶屏还有一丝南洋风味。

不过这都是表面的精致,内在的舒适最值得拿出来提的是房间的双动线设计,在50余平的空间内自由衔接,一条快速动线直接通向休息间,另外一条则绕过衣帽间、马桶间、化妆间,再回到休息室。

这样的动线住起来无比舒适,如果你刚办理好入住,手上拿着很多行李,那么进门后往右边走,有一个玄关衣帽间,在这里可以第一时间放下行李,把接下来几天要穿的衣服挂起来,做一些熨烫处理。


衣帽间的另外一端连着马桶间、梳洗间与浴缸,放下行李后可以在这里稍作洗漱,就可以进去房间休息了。

如果没有整理行李的必要,或者是有朋友作客,就可以直接走向休息室。


里白设计
瑰丽酒店里的双动线设计,在我们的日常家里也特别适用,设计师里白之前做过类似这样的动线规划,既实用又舒适,每天外出,从起床、洗澡、化妆、更衣、出门,整个过程不用折返,非常省时间。
所以说,我们偶尔去住酒店,不要把目光只集中在看酒店颜值,内在的舒适更值得我们去参考。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酒店合集,有没有你去过的?留言区也可以分享一下你们喜欢的酒店。
最后想和大家说,当你在酒店里发现有人对着墙壁、饰面摸来摸去,行为像是搞研究,还不时地拍照记录。别诧异,这人很可能是建筑师或设计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旅店装修,宾馆装修设计效果图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旅店装修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