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金丹丹通讯员苗9月22日下午四点半,杭州胜利山[/k0/]的陶瓷教室里,宽敞的工作桌一字排开。 在展览舞台上,有几种形状简单的瓷器,有迷人的天蓝色。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揉捏转盘上的粘土,学习制作青瓷印章。 “你看,这里不够光滑,你可以用手指轻轻抹平。
山南小学,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缪于冰
9月22日下午4点半,杭州市胜利山南小学的陶艺教室里,宽大的工作台一字排开。
展示台上,是几样造型简约的瓷器,有着迷人的天青色。
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揉捏转台上的陶土,学习制作青瓷印章。
“你看,这里不够平整,可以用手指沾水轻轻抹平。”两位老师穿梭在他们之间,不时细细指导、示范。
这是胜利山南小学课后服务课堂的一幕。同学们正在上的“南宋官窑”课程,是学校新开设的一门课后“X”课程,在杭州是“独一份”,由南宋官窑非遗传承人亲自上课,火爆到需要“秒杀”。
“顶配”非遗课程,体验南宋文化
工作台旁,六(2)班的黄千依用手指轻抹长方体泥胚上的褶皱,神情专注。
她的印章已逐渐成型,中间微微凹陷,方便手指拿取,修整好后,她还打算在四壁刻上花纹。
“南宋官窑博物馆我经常去!”黄千依说,每次都惊叹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没想到这学期自己也可以跟着大师学了。
“上次课我用泥条盘了小杯子,老师说这是基本功。我想以后做一个小熊青瓷摆件!”黄千依眼睛里有星光闪闪。
胜利山南小学的这门“南宋官窑”课程可谓“顶配”,不光有拉坯机、打浆机、注浆磨具等专业设备,上课的老师个个是大师——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金益荣领衔的团队,除了金益荣这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还有金鑫、陈沈玲两位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南宋官窑,是蜚声海内外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八百多年前,南宋官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历史足迹。
“给孩子们介绍南宋官窑历史时,大家都感叹身边就有这么厉害的艺术!”金鑫希望孩子们在学习、体验南宋官窑技艺的过程中,了解南宋文化,感受宋代独特的简约审美,保护、传承非遗,“孩子们有很多奇思妙想,和传统的南宋官窑制作技艺相结合,会创作出很有意思的作品。做瓷器需要很高的专注力,也考验耐心,而且成功率不高,也是一种挫折教育。”
文化传承融合、课程整合互补、管理一体化
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复兴板块
今年9月,胜利山南小学(低段校区)新校舍投入使用,打造了许多极富探索性的学习空间。
校长郭荣强说,学校南临钱塘江,背倚玉皇山、凤凰山,不远处就是南宋皇城遗址,在南宋皇城根下,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学校开设南宋官窑课程,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希望让千年宋韵在孩子们中传承下去,唤醒孩子们传承与保护“非遗”的责任感。
胜利山南小学(低段校区)的新校舍有七彩元素
今年8月,上城区教育局将胜利山南小学纳入胜利小学品牌和管理辐射,郭校长以及管理团队接管胜利山南以来,推动了一系列融合举措,比如因地制宜开设南宋官窑课程,这与胜利小学的“非遗课程”就是一种延续与呼应。
胜利小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在钱塘、新城校区,已有成熟的昆曲、萧山过江布、剪纸、棕编、杭州泥人、中草药养生文化、膏方传统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新学期,胜利钱塘、新城校区和胜利山南低段、高段校区的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实施“跨校区工程”,开通“求知专线”,不同校区的同学们也可以共享场地、师资。每周二到周五,孩子们会乘坐“求知专线”,由值班老师护送,到其他校区参加特色课程。胜利山南的南宋官窑课程,就吸引了多位其他校区的同学们。
孩子们乘坐“求知专线”,由值班老师护送,到其他校区参加特色课程
钱报记者了解到,胜利山南小学不仅在课程上与胜利小学融合互补,在文化上也将全面传承422年的崇文书院文脉;在教学教研、师资培养、学生活动、数字化改革等方面与胜利小学实行一体化管理,让老牌名校胜利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复兴板块。郭校长说,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将胜利山南小学打造成一所高品质、高质量、高满意度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山南小学,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山南小学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