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2-03-30 13:22:30

导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2月21日下午2点,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宿舍楼里响起了《好运》这首歌。 铿锵的旋律中,准毕业生沈晓青鼓足勇气,打开电脑再打开网页,却突然用手挡住了屏幕,做了很久的心理准备,突然把手拿开,看到了“414”这个数字。她跳起来拥抱她的室友。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素萍

2月21日下午2点,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寝室楼响起了歌曲《好运来》。在高亢的旋律中,准毕业生沈晓青鼓起勇气,打开电脑,再打开网页,却又突然用手挡住屏幕,做了好久心理准备,猛地拿开手,看到数字“414”的那一刻,她整个人都跳了起来,和室友抱在一起,差点哭出来。

“知道可以查分了,心一下子就提了上来!仪式感不能少,就放了首讨吉利的歌。去年目标院校的报考专业复试线是380,这一年的辛苦,值了!”沈晓青难掩激动地说。

当天,浙江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正式公布,大多数省份也在这一天开始考研查分。沈晓青的查分过程,应该能引起很多考生的共鸣。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浙工大图书馆里备考的学子

随着考研放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2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今年就业工作重中之重。而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同时,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增幅为21%。

同时,截至去年12月底,浙江各高校都发布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今年1月份,浙江省教育厅还编制完成了《浙江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这也给了大众一窥高校毕业生走向的重要依据。

那么,考研报名人数逐年攀升,考生们是怎么考虑的?

面对国内深造还是出国留学的选择,考生们又有何想法?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些即将毕业的未来职场新人又将如何规划未来……

这几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了多位高校准毕业生、大学招生就业处老师、招聘网站工作人员、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后发现:不同于80后、90后的“毕业即工作”模式,本科四年结束,这群即将“着陆”现实的00后毕业生,似乎并不急着按下“工作”这个按钮。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浙江大学2021届就业率统计01

翻看了招聘网站后

这位准毕业生决定考研

一张本科文凭,在许多人看来,已经够得上找工作的“敲门砖”,但在即将从浙江外国语学院毕业的陈滢看来,这样的学历还远远不够。

“我身边的同学,本科毕业后就选择直接找工作的不到一半,考研、考教、考公,甚至创业的,都很常见。”陈滢认为,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岗位对学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没有研究生学历,很可能找不到心仪的工作,甚至可能影响以后的晋升,这也是她决定继续升学的主要原因。

平时得闲了,这位22岁的小姑娘还翻了不少招聘网站,最后,她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虽说各行各业都可以建功立业,但人才市场的客观需求是金字塔结构,越是热门的大企业和好岗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就越高,名校、高学历、奖学金、学科竞赛成绩、知名企业实习经历等,能让人在竞争中拥有更大优势。我想当老师,这个职业的招录,基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

确实,就在近日,杭州市教育局所属杭州高级中学等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在186人名单中,有162名硕士,4名博士,其中还不乏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陈滢

包括陈滢在内,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了十几位考生,他们的考研理由各不相同,有现实的考量,也有情感的寄托: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加强文化素养;因为留恋校园生活;因为想在学术上继续深造……

比如,中国计量大学量新学院张逸戈选择考研,就因为一个甜蜜的负担,查分那一天,他是和女朋友一起查的分,“她考了394,我考了400。我查到自己分数的时候,是比较平静的,最让我开心的是,我女朋友也考得很好,应该过了复试线。我们都选了重庆的大学,复试顺利的话,终于可以结束异地恋了。”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张逸戈和女友的合影

总结大部分考生的考研原因,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减,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同时,就业竞争压力大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是“考研热”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

02

从关注就业率到就业质量

00后毕业生更随性和洒脱了

“做选择时,我一直都比较感性和主观,会告诉自己‘怎么做更开心就去怎么做’,不论对错,也不活在谁的眼光里。”大四学生沈晓青告诉记者,对于未来,她和同学们其实比较佛系,并没有考虑得那么长远。

她补充说:“在我身边,有的同学顺利保研提前上岸了,有的朋友顺利入职心仪单位了,也有我这样前途未卜的,还有没想好未来规划的,不管怎样,大家都很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信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沈炎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时常能在即将步入社会的部分00后身上,感受到这份洒脱。

另一位吴姓女生说了自己的情况,“我比较注重就业质量,如果没有心仪的岗位,也不准备将就或妥协。当一个人比较迷茫,没有找到确切的人生方向时,不妨暂缓就业,用一段缓冲时间慢慢考虑,这比盲目就业好得多。”

小吴说,自己父母也是潇洒随性的人,甚至劝她如果没有想好下一步干什么,就出去旅行开阔视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去完成大学里“未完成list”,她父母的原话是:“参加工作后,就很少有长假期出去玩了。歇几年又何妨,做人最紧要是开心,我们可以暂时养着你,家里也不差你这份工钱。”

对于大学生这些新的就业观,某招聘网站负责人表示,新一批大学毕业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更自由和自主”了,与前浪们的谨小慎微不同,他们都不惧于积极的尝试,且想要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人生。

“这几年,我们学校还有二战三战的学生,第一次考研没考上,毕业第二年、第三年接着考,家里人也支持他们,打定主意就想读研。”一位资深高校招生就业处老师分析说,过去70后和80后大学毕业生,一般都有着较大的经济压力,毕业后需要马上工作,才能实现扎根城市、买车买房、结婚生娃的愿望,而现在00后大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所以家人对于他们早日工作赚钱这件事已经显得不是那么急迫。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03

打一场“无准备之战”

毕业生出国深造减少

在很多人眼中,毕业生的去向可以简单概括为就业和升学两个状态,而升学深造又分为境内升学、境外留学。上面讲了境内升学,我们再来聊一下境外留学。

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每年12月底前发布当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浙江高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已经陆续发布了。在今年1月份,浙江省教育厅还编制完成了《浙江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比着查看浙江省2020届、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我们关注到两组数据:

——首先是毕业生总人数。

浙江省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314028人,其中本科生155515人。

浙江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333405人,其中本科生160924人。

也就是说,全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20届多了19377人,其中本科生多了5409人。

——然后是升学出国率。

2020届毕业生中,本科生的升学出国率达到17.85%,其中有19784名本科生考取了研究生,另有7974名本科生选择出国出境深造。

2021届毕业生中,本科生的升学出国率达到18.78%,其中有22634名本科生考取了研究生,862名本科生考取第二学士学位,另有6734名本科生选择出国出境深造。

从以上数据可知,与2020届相比,在全省毕业生总数增长的基础上,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本科生考取了研究生的多了2850人,本科生选择出国出境深造却少了1240人。

总而言之,考研的多了,出国的少了。境内深造人数稳步增长的同时,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受到冲击。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2020届全省高校毕业生升学出国情况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2021届全省高校毕业生升学出国情况

这个趋势变化,落在具体一位毕业生身上,就更鲜活了。

“整个大三,是我人生中最纠结的一年。原本想好出国,后来疫情来了就想算了,然后疫苗可以打了,又犹豫了,最后终于坚定了转国内考研。”马伯乐是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中美合作精算科学与风险管理)专业的学生,按照当初规划是要出国留学。受疫情影响,他改变计划,选择在国内深造。

他打的是一场“无准备之仗”,所以必须恶补。从去年三四月份开始,马伯乐每天雷打不动积极备考:早上六点半起床,简单洗漱收拾下,在操场或校园里跑上二三十分钟,吃过早餐回到宿舍开始学习,晚上十一点睡觉,每天十一二个小时花在备考上。此外,他暑期也在校备考,花近万元报班上网课加强专业素养。

一般,图书馆早上八点开门,他七点半就到了,但尽管提前半小时等着开门抢座,但他不算最早的那一批。“门口已经有好多学生等着了。图书馆闭馆后,就转移到了寝室,还有教室。”

本周一,他自觉查分结果并不十分乐观,但马伯乐又开始积极开始准备复试,“如果过线了,还让我上场的话,我会坚持把下半场走好,人生哪能都心想事成,按照计划推进,遇事要不慌,也不急。”

还会再回头准备出国吗?马伯乐笑着摆摆手说:“出国是不可能了,我爸妈当医生的,他们说打死也不让我出去,健康安全最重要。”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马伯乐在自习室学习04

灵活就业成为新选择

年轻人开始拒绝朝九晚五

对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公众一方面充满好奇,另一方面又觉得一脸茫然。其实,想了解大学生毕业的“出路”,各高校和教育部门每年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里有不少干货。

分析相关数据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专业名词:毕业去向落实率。这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升学率。其中,协议和合同就业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应征义务兵、科研助理/管理助理、国家基层项目和地方基层项目;灵活就业包括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和自由职业;升学包括境内升学和出国、出境留学;未就业包括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和待就业。

说完了升学,我们再来看看就业去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梳理了多份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后发现:除了考研、留学,在就业选择方面,毕业生中产生了灵活就业等就业新业态,而投身创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下滑。

就业一般包括协议和合同就业、创业、灵活就业等。总的来说,企业一向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创业、灵活就业在近几年也很热门。

日前,“浙江出招:大学生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的由政府代偿”这条消息登上热搜。作为中国创业的热土,浙江创业氛围浓郁离不开广大高校毕业生的积极参与。95后、00后群体也更具创新的独特想法和仗剑天涯的勇气,不少毕业生选择了“毕业即创业”。

那么,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当“创客”的热情高了还是低了?我们依旧用数据说话。

据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历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全省高校2020届毕业生中有3.50%的人投身创业,创业率略低于2019届毕业生(3.64%),趋势有所下滑。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对于这个数据,高校创客导师们普遍表示,“高校毕业生创业热情略有下降,不是坏事。工作一段时间或准备较充分后再创业,可能是较明智的选择。”

此外,“灵活就业”也在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频频出现。在浙江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其他形式就业占比3.57%;浙江大学2021届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达到3.40%。

UP主、手游、网络主播、自媒体……作为活跃于社交网络的一代人,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长大的,也更敢于尝试由互联网催生的各种新鲜职业。对于就业的观念,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局限于朝九晚五坐办公室,有着很多新奇的想法,而是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方式。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有些同学会把考研作为一种暂时躲避就业压力的选择,但现在这么多人报考,进入好大学深造和找好工作一样困难。创业、灵活就业,则更加需要勇气。”一位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评价说,“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所讲的那样,人是时代的人。只要不是一直啃老,任何一种选择都不必苛责。”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

高校为学生准备的考试套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电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