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五朵金花,成都五朵金花小学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2-03-23 22:26:59

导读:大美成都,这个被世人津津乐道的休闲之都,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里美丽的蜀山蜀水,孕育了众多巧匠的惊艳之作,其中最著名的有“/[k1/]五/[k0/]”——蜀锦、蜀绣、竹编、漆艺、银饰。

成都五朵金花,成都五朵金花小学

大美成都

这座被世人津津乐道的休闲之都

自古便受到大家的喜爱

这里人杰地灵

秀丽的蜀山蜀水孕育出了众多能工巧匠

创作出许多惊世之作

其中最闻名遐迩的要数

“成都非遗的五朵金花”

——蜀锦、蜀绣、竹编、漆艺、银花丝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

▼▼▼

蜀锦

成都五朵金花,成都五朵金花小学

蜀锦,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蜀锦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起源于战国时期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有两千年的历史,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它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是蜀锦工艺的传承单位。蜀锦也是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京都西阵织的前身。

蜀绣

成都五朵金花,成都五朵金花小学

蜀绣也称"川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69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绣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2006年5月20日,蜀绣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编

成都五朵金花,成都五朵金花小学

瓷胎竹编,工艺品,又称(细丝工艺品)、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四川特产的一种,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由于世道艰辛,技艺几经绝传,五十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生产。瓷胎竹编产品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

瓷胎竹编产品只有四川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特别是5CM、7CM系列的工艺小花瓶以及功夫茶具等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瓷胎竹编产品非常受旅游客人的青睐。瓷胎竹编工艺品也可做外事接待、出国人员礼品和国内大型活动的礼品、纪念品。瓷胎竹编产品还是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实用工艺品。不少日本客人和东南亚客人购买回去,不仅作为工艺品欣赏,也做为实用品自赏或待客,甚至作为茶道用具。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漆艺

成都五朵金花,成都五朵金花小学

成都漆艺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之一,中国四大漆器之一。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四川盛产生漆和朱丹,是制作漆器的主要原料,所以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漆器的主要产地之一。

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蜀时期,成都的漆器工艺就已经达到很高水平。战国时,成都漆器作为文化和商贸用品传遍中国很多地方,从现有的考古资料中,我们可以窥见成都漆器绝佳的工艺和当时的辉煌。现存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漆器又称"卤漆",历史悠久,以精美华丽、光泽细润、图彩绚丽而著称。2006年5月20日,成都漆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漆艺的手工性、艺术性决定了成都漆器不能采用工业方式生产,而只能通过手工劳动制出成品,同时也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近年来,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成都漆艺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产品市场狭小,制作者后继乏人,许多传统技艺已开始变形和失传,必须尽快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挽救这种行将灭绝的古老手工艺。

银花丝

成都五朵金花,成都五朵金花小学

银花丝是成都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金银工艺品,这项金属工艺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明清时就已经达到过极高的艺术水平,它与蜀绣、竹编、漆器一起更号称成都的“四大名旦”。可制作花丝首饰、摆件。传世文物有清末民初花丝珐琅凤鸟嵌宝红玛瑙耳环、银花丝编织松鹤纹盖罐。2009年,国家文化部指定道安成为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因为后继无人,银花丝的烧蓝、堆景、无胎成型等技术已经面临失传,而錾片这一技术更是已经失传。据道安介绍,錾片技术原本只有原成都金银厂的张永昌掌握,但张师傅并不愿意将这一技术外传,而其儿子又不愿意学,故此技术在张永昌去世后就完全失传了。道安无奈地表示,目前“银烧兰、堆景、无胎成型”三大技术也只有自己能够掌握。

2008年6月7日,银花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成都五朵金花,成都五朵金花小学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成都五朵金花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