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上曹2020-02-05阅读1711上/【k0/】九原区沙河以南的建设路,矗立着一座乳白色的高楼,这就是著名的包头朝聚眼科医院。 2006年5月25日,一座13层、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的内蒙古最大眼科医院破土动工。九个主要楼层于当年完工,并于2007年10月竣工。
包头市卫生局,包头市卫生局电话
原上草
2020-02-05
阅读 1711
在包头市建设路九原区沙河镇境内南侧,矗立着一座乳白色的高大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包头朝聚眼科医院。
一座建筑面积为18000平米的13层高的内蒙古最大的眼科医院,于2006年5月25日破土动工,当年完成主体九层,2007年10月竣工,2008年春交付临床使用。
现在,让我们随着美篇的镜头和文字,共同回忆建院初期到2009年这段风风雨雨摸爬滚打,磕磕绊绊无怨无悔,荣辱不顾甘洒汗水,用心灌溉希望的明天,共同拥有拼搏、温暖的过去。
1992年春,张朝聚正在包头建设路沙河镇境内南侧朝聚眼科医院建筑工地,向包头电視台记者们介绍规划为建筑面积2500平米的朝聚眼科医院大楼的建设概况,该楼地基已打好,砖瓦已全部到工地。
张朝聚是朝聚眼科医院的创始人,毅然放弃去美国过安逸的退休生活的机会,多方筹措资金,于1992年扩建了原眼科诊所,一座2500余平米的住院门诊楼,经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内蒙古第一家私立眼科医院诞生了。由于医疗业务量的逐年增加,1998年又新建了2300平米的门诊楼。
医院成立初期的门诊住院大楼。一楼为门诊,二到四层为病房,五层是手术室。
抓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人员队伍一直是张朝聚的主要任务,他们父女(上图右一是张朝聚、右二是张小利)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下图中为张朝聚,右二为张小利),其认真程度令医护人員佩服和赞叹。
门诊楼楼顶上鲜红的《眼科医院》几个大字分外醒目,它就是黎民百姓期盼光明的希望。
从眼科诊所的小白楼到四层2500平米的门诊主院楼,就当时情况来说,能有这么气派的门脸,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从此,张朝聚拉上妻子儿女踏上了为百姓寻求光明的艰辛之路。
张朝聚曾被民间传为“神医”,但他谦虚礼让从来没有名医的架子,凡来找他看病的百姓均满腔热忱,亲自认真做检查医治。
虽说医院刚成立,但每年都要投入60――70余万元用于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图为张小利院长正在用新购进的眼科综合眼台为患者检查。
老院长常对身边的医务人员说:我创办医院的最大目的不是挣钱,而是为社会办一点事。他坚持以低廉的价格,优良的医疗服务为办院总旨。
医院激光治疗中心的氩激光、YAG激光、准分子激光等治疗仪器各具特点,基本满足了各种眼病患者的需求,率先填補了包头市用激光治疗眼科疾患的空白。用激光治疗各种眼底出血、视网膜剝离、后发性白内障等眼底或眼前节疾患,具有过去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治疗效果。
这是刊登在《包头日报》上的图文,赞扬青年医生宋莉,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利用激光治疗仪成功地为糖尿病眼底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宋莉目前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数几个能够熟练地独立开展玻璃体复杂手术的医生之一,不愧是眼科界的又一明珠。
2008年8月12日,第二次《爱心永恒,启明行动》开始。这项活动是在包头市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又一项顺民意、得民心、传光明、献爱心,让老百姓对光明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民心工程。
从1998年就开始的《光明扶贫行动》到《爱心永恒,启明行动》的十年来,医院在市、区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先后免费做白内障手术3150例,减免各种检查及治疗费945万元。
2006年8月13日,加拿大红十字会授助中国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在医院实施,图为授旗仪式。同日,市电视台播发了这条新闻。
为名老医生(教授)过生日,表示对他们(对知识)的尊重和感谢。
郭保安(左一)主任医师、康润梅(左二)主任医师、教授、赵官员(右二)主任医师。
由于政治思想工作及时细致和到位,特别是医院宽广发展平台的建立,逐步稳定了众多员工的思想,几十名业务骨干主动与医院签订了15――20年的正式聘用合同(经九原区劳动人事局鉴证)。
医院还高薪聘请省、市内外大医院退休后的名老眼科医生来医院工作和临床指导,从而带动了中、青医生的迅速成长。
许多当时的年轻人现在都已走上院长、科主任的岗位。图片上穿红色衣服的吴强已在院长岗位上十几年了,另外,宋莉、郭雨霞、李大明、郭惠敏、郭宏林、边小燕等分别走上医院的领导岗位,但他(她)们并没有放松业务技术的学习,专业技术更加炉火纯青。
郭保安主任医师(右)在为患者做检查。
朝聚眼科医院从最初的眼科诊所到内蒙古朝聚眼科集团,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从美国、日本、英国、瑞士、德国等国进口了眼AB超、视野仪、眼底荧光照影仪、眼底图像处理分析系统、角膜地形图、∪BM等先进的眼科医疗设备。
包头朝聚眼科医院注重人才和医疗设备的投入,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热情为农牧民患者服务。
张小利院长(左)是内蒙古地区大名鼎鼎的白内障专家,她能把各种复杂的白内障手术做到几乎完美。最新的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高度近视眼人工晶体植入等技术都占国内领先地位。美国眼科博士观摩了她的手术后啧啧称赞:这哪里是观看手术,简直就是欣赏艺术。
前来找她看病的百姓络绎不绝。
朝聚眼科医院是包头市第一家使用超声乳化仪做白内障手术的,这种方法是目前世界上治疗白内障唯一的先进方法。以往对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大多数要在白内障成熟期,眼睛完全失明时,才能将混浊的晶体摘除,而朝聚眼科医院对于视力低于0.3的白内障患者,就可以施行超乳化手术治疗,完全不用等到白内障成熟。
记住这些曾经为医院做出贡献的奠基者们。
该图曾刊登于《北国明珠》——包头郊区发展纪实(1994年)大型画册上。
为了培养一支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科技医疗队伍,医院不计代价,先后派出十几名中青年医生到北京、上海、武汉、兰州、广州等地医(学)院学习深造,高薪聘请北京医科大学教授来医院开办专家门诊并举办讲座。
医院创办条件,与美国洛杉矶眼科医院结为友好医院,易长贤、克劳迪、海伦等国外医学博士曾来朝聚眼科医院讲学和临床指导。
外籍眼科医学家(左立者)在观摩张小利(前坐者)的手术。
张小利院长(前右)经常参加国际国内的眼科学术活动。
朝聚眼科医院发展壮大的事迹刊登于2008年的《中国包头》上,是由包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发。
2005年8月,郭保安、郭雨霞、郭惠敏、祁梨等组成的扶贫义诊团赴达尔茂明安联合旗进行义诊。
2006年6月6日是爱眼日,医院出动50余人到市三区进行爱眼日宣传活动。市卫生局赵福生局长到宣传点看望大家。
2006年6月,首次为做出杰出贡献的员工奖励汽车,优秀员工李燕医生首次获得此殊荣。包头电视台播报了这则新闻。
时隔一年余,医院又为优秀员工王占平医生奖励汽车一台。
为了尽快解决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眼病患者就医难的问题,朝聚眼科医院投资百万余元,兴办了眼病汽车医院。
流动眼病汽车医院,每周有一到二天的时间专程到市区及各旗区县出诊,为白内障等眼疾患者做复明手术或眼科检查。
流动眼病汽车医院上备有当时最先进的超声乳化仪、氩激光等眼科设备。患者只要给医院挂个电话或去信联系,不用出门就可享受到专家的诊治或手术。
在眼病汽车医院上进行检查或手术。
注重科研成果的审报和鉴定。
2005年12月,三项科研项目已审报内蒙级科研成果;市科技局、市卫生局组成的专家鉴定并通过张波洲院长“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植入治疗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的科研,争取到科研经费16000元,“双层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烧伤后的角膜溶解症”被立项。
经呼市朝聚眼科医院副院长贾玉荣(后排右三)(曾在北京軍区坦克团第六任团长退休后被呼市朝聚医院聘为副院长)介绍,应包头朝聚眼科医院邀请,2006年初夏,北京軍区坦克团前第四、第五、笫七、第八任团长(前排左一、二、四、六)来包头朝聚医院参观,受到包头朝聚眼科医院董事长张朝聚(前排右四)及医院集团管理局局长张鲁煜(前排右二)的热情接。他们在包头朝聚眼科医院院长张小利(前排右一)和视光部总经理贺勇(后排左一)陪同下参观了医院,他们对医院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管理体制,坚实的党的组织建设大加赞赏。图为参观后的合影。
2002年张小利带领的《光明行动》医疗队,曾经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包头社会福利院孤儿党立荣实施过白内障摘除术,但是由于党立荣年龄尚小,不能植入人工晶体,小立荣仅恢复了部分视力。
两年后,张小利与包头社会副利院再次取得联系,很快把党立荣接到医院,再次免费为党立荣实施了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党立荣终于看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小立荣可爱的笑容对着每一个人绽放,不断亲切地呼唤着张小利为“院长妈妈”。这是张小利院长成功为小立荣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后一周的欢快场面。
这件事已过去18年,小小的党立荣肯定已成长为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了,你还记得自己的“院长妈妈”吗?你的“院长妈妈”对你仍念念不忘,你生活、学习、工作的好吗?如果你有机会,也有能力可一定要来给你光明的朝聚眼科医院看看你的“院长妈妈”,她太想你了!
出资数万元举办中华眼科学会包头分会学术交流会。
在眼科设备招标会上张朝聚介绍朝聚医院发展前景
2004年7月,朝聚眼科医院在九原区委组织部的关怀、指导、帮助下,成立了第一家非公有制经济医院党支部。
支部积极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医院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更加明显。
依照组织程序和党员标谁,先后(发展)培养吴强、宋莉、刘剑、郭雨霞、张朝聚、李大明等加入党组织。
自此以来,九原区委组织部的秦升(中)部长、李宏(左一)副部长以及张金厚、王北满等副部长先后来医院调研党建工作,经常亲自参加医院迎新年联欢会。
市委组织部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
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的翟科长(右)、王文波(中)等同志经常来医院指导、检查党建工作。
一个“董事长支持,医院需要,员工拥护,党员欢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民营医院党建工作与医院发展的互动双赢。医院支部曾被九原卫生局总支、区委组织部分别评为优秀党支部。2008年1月17日的《包头日报》、2008年5月6日的《内蒙古日报》刊登“包头朝聚眼科医院党建工作初見成效”的新闻;2009年8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医院党建工作的新闻。
九原区卫生局丰建平(左三)局长、冯长忠(左四)、马国瑞(左二)、张利龙(右三)副局长,定期到医院指导、检查工作,还和医院的员工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九原区卫生局局长蔺军(左一)来医院检查工作。
以一流的设备,精湛的技术,上乘的服务,全面开展眼科领域的高、精、尖治疗项目,使朝聚眼科医院的名声鹊起。
包头市政府副市长哈达(右二)、市卫生局副局长赵福生(左二)在视察眼科医院后,与老院长张朝聚(右一)、张小利院长合影。
包头市政府副市长哈达(中坐者)体验眼科医疗设备。
包头市卫生局副局长(左二)在老院长、张小利院长的陪同下视察准分子激光等设备。
包头市政府魏副市长(右二)在包头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子庚(左二)、医政科科长李文俊(左一)的陪同下来眼科医院调研。(上图)
包头九原区卫生局局长杨培明(右二)陪同魏副市长(左一)视察眼科医院的工作。老院长(右一)和张波洲院长向市、区领导汇报工作。(下图)
包头市政府副市长孙桂芳(上左图左二)在医院搞调研。
包头市副市长哈达(左一)、包头市残联郑金朵理事长(右一)、包头市卫生局副局长赵福生(右二)为包头朝聚眼科医院颁发《功德无量》牌匾后的留影。
1997年到2006年,积极参与视觉第一,光明扶贫行动,奔赴农村牧区为近万名贫困患者做白内障复明手术,八年来,减免医药费用达200万元。市政府颁发《光明行动功德无量》牌匾。
2008年7月25日,共青团九原区委员会批复:可成立共青团包头朝聚眼科医院总支委员会。
经过紧张的筹备,次月,医院团总支正式成立。董事长张朝聚(右)、共青团九原区团委书记温利威(中)、管理局局长张鲁煜(左)出席了大会。
董事长,管理局局长为新入团的员工佩戴团徽。
新团员入团宣誓。
医院团总支书记张林丽(上图)与第一团支部书记杨丽丽分别在大会上发言。
为迅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集团管理局常组织包头、呼市、赤峰朝聚眼科医院的领导去天津、唐山眼科医院参观、学习。
2005年4月,朝聚医疗集困派包头朝聚眼科医院、呼市朝聚眼科医院的有关员工赴厦门参加医院全成本核算与内部分配制度改革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2005年7月6日早上,法院、武警、规划、卫等部门大约200多人前来执法,限令原金恒大厦住的人及物品全部撤出。同日下午五点拆除行动正式起动,装炸药、遮盖、防护等工作同时进行。
医院住院楼北墙面进行了保护性遮档。
同年的7月13日早6点零5分,一声巨响,横亘在包头建设路沙河镇境内南侧的烂尾楼金恒大厦霎时成为废墟。
医院住院患者全部迁往改装后的大富豪酒店。11月7日,医院住院楼拆迁完毕。
医院住院楼正在进行拆除。…
这么好的门诊住院楼就要被拆除了,大家确实心痛,但为了大发展,只能忍痛割爱,清楚记的在拆除中,老院长因故离开拆除现场,他着实不想目睹心爱的医院这样被拆除啊!
当时拆除住院楼的环境如同八级地震后的情景一样,医院门前一片狼藉,拆除机械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吆喝声、四周的喧闹声形成极大的噪声,弄的医生、患者心情极不稳定,加之,爆破拆迁的灰尘到处飘荡,门诊楼里灰蒙蒙的,机器设备上总是擦不干净,病人竞找不到医院的门在那儿……
目睹医院住院楼被那个铁家伙一点点的拆除,每个员工心中均有说不出的酸楚。
2007年11月13日,参加全国卫生系统第五届院训、院徽、院歌展示交流会。
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朝聚眼科医院集团的医院文化建设等内容,在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成果展示会会刊《扬帆》上刊出。
2007年11月,朝聚眼科医院院歌诞生。
院歌主要体现了医院与员工、患者三者间的责任、情感和美好未来。
歌词分三段,第一段是朝聚人的管理理念:顺民意、传光明、奉爱心,让普天下老百姓对光明充满希望。第二段是医院与员工唇齿相依、风雨同舟、同呼吸共命运,忠诚医疗卫生事业,医院和员工的前程更加灿烂。第三段是朝聚精神,责任重大、承诺视觉和光明传承人。
由张正义作词、张龙飞师傅谱曲,曲调优美动听,铿锵有为,旋律热情奔放,催人奋进,令人振奋。
2006年迎新年联欢会暨首届卡拉○K竞赛活动。
每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医院都要与员工举行联欢活动,市、区各级领导也常来助兴。
上图是市残联理事长郑金朵在联欢会上致辞。
2006年1月,市卫生局医政科王刚科长代表市卫生局慰问朝聚医院的韩润锁、随蒙、邢小红、张金善、贾秀清五位贫困员工。
经常组织员工开展卡拉OK大家唱、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跳棋等竞赛,不定期组织大家外出旅游……“护士节”开展医疗技术大练兵、员工演讲竞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员工的精神生活,医院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更加明显。
2008年春未夏初某日下班后,首届越野长跑竞赛活动在巴音高勒公园紧张进行中。大家静候在终点,看看谁是这次越野长跑的冠军。
这场竞赛大家检验了自己的身体素质,更加体会到身体才是为人民服务的资本。
首届趣味运动会上欢声笑语不断。
裁判员认真履责,一絲不苟。
为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医院不定期的组织大家外出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旅游归来还要对大家的摄影作品进行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和展出。
2005年10月13日,张波洲院长(倒数第三排左四)出席《全国防盲工作研讨会》。
朝聚眼科医院集团首届院长(总经理)会议在包头召开。
朝聚眼科医院集团第三届院长(总经理)会议在包头召开。
朝聚眼科医院集团第六届院长(总经理)会议在包头召开。
2006年12月31日,制定完成医院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坚持公益性,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安全为天,保证医疗质量,提高优质服务,争取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努力提高员待遇,弘扬朝聚精神,坚持两个效益同步发展规则,促进个人、部门与医院的经营战略目标高度统一,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促进医院事业良性可持续性发展。
1998年9月11日的《包头日报》头版刊登了“为了千万双眼睛”的长篇通讯。
2009年4月25日,健康包头行动《千名糖尿病眼病患者百万救助行动》启动仪式在包头朝聚眼科医院隆重举行。
包头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玉华,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峰云、包头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德俊、包头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丁程鹏、包头市残联理事长董淑华、包头市九原区副区长任宽厚、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马志中等领导出席。
张小利院长在大会上承诺:从2009年到2011年,将投资130万元,免费筛查1500――2000名糖尿病眼病患者,并提供眼健康服务,达到糖尿病眼病患者推迟发病,减少或避免失明的目的。
图为刘玉华副市长(右)与张小利院长(左)步入会场。
《包头晚报》整版报道“千名糖尿病眼病患者百万救助行动”。
朝聚眼科三十年大庆(2018年)活动答谢晚宴现场。
百年大朝聚。
2021年7月7日,9点18分,朝聚眼科香港主板成功上市,上市云敲锣仪式在包头青山宾馆迊宾楼隆重举行,朝聚眼科董事长张波洲准点敲响铜锣。此时此刻港交所朝聚眼科香港主板上市仪式也同步进行。
包头现场直播港交所上市仪式。
百年朝聚大业必将鸿猷大展。
敲锣嘉宾合影留念。
上市答谢晚宴现场。
更新于 2021-11-23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包头市卫生局,包头市卫生局电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包头市卫生局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