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扬州杨洁电子厂,光伏(报告制作者/分析师:天风证券潘暕 程如莹)1.功率半导体长跑运动员,柔性布局高压产品打开成长空间。IDM和Fabless齐头并进,完善功率器件的产品布局。扬州杨洁
扬州杨洁电子厂,光伏
(报告制作者/分析师:天风证券
潘暕 程如莹)1.功率半导体长跑运动员,柔性布局高压产品打开成长空间。IDM和Fabless齐头并进,完善功率器件的产品布局。
扬州杨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垂直整合、无厂并行的经营模式,整合半导体单晶硅片制造、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器件设计与封装测试、终端销售与服务的垂直产业链。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芯片、MOSFET、IGBT和碳化硅JBS、大功率模块、小信号二极管、功率二极管、整流桥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安防、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1.1.发展历程:专注于功率半导体的设计和生产,起航多领域布局。
1)聚焦功率半导体的设计和生产(2000-2011年):
2000年,公司的前身杨洁投资成立。其主要业务范围是电子元件贸易。2006年,主要人员转入杨洁科技,同年建立桥式二极管生产线,经营范围扩大到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09年建成四英寸分立器件芯片生产线,覆盖整流芯片、FRD芯片、TVS芯片等一系列分立器件芯片的制造全过程。
2)产品升级拓展类(2012 -2020年):
2012年,公司设立功率模块生产线,正式进入功率半导体领域。2016-2017年,公司建成4英寸和6英寸晶圆生产线,实现沟槽工艺芯片和高端MOSFET芯片的量产。
2018年6英寸IGBT芯片量产,2019年50A/75A/100A-1200V半桥IGBT研发成功。
2020年,基于8英寸工艺的trench field终止了1200V IGBT芯片系列及相应模块产品,风险量产开始。IGBT高频系列模块、IGBT逆变器系列模块、相应的半桥模块和PIM模块获得批量订单,标志着公司在该产品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3)多领域布局,向SiC发展(2020年至今)。
公司拥有多行业布局的产品,涵盖5G、电力电子、消费电子、安防、工控、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重点行业。2020年,汽车发动机用高效PMBD整流芯片已经在多家车厂进行测试。
同时,2020年公司成功研发并向市场推出碳化硅模块和650V碳化硅SBD产品,1200V碳化硅SBD和碳化硅MOS取得关键进展。
2021年,公司以消费电子产业为基础,布局5G通信、汽车电子、安防等高端市场。
1.2.业务板块:产品不断升级,IGBT、MOS等新产品开启公司第二次增长曲线。
该公司拥有广泛的产品,从二极管到MOSFET,IGBT和碳化硅。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半导体硅片、半导体芯片和分立半导体器件。
产品涵盖各种功率半导体芯片、功率二极管、三极管、整流桥、MOSFET、IGBT等功率模块。
半导体功率器件:受益于下游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IGBT和MOSFET表现突出。
半导体功率器件是指二极管、三极管、MOSFETs、igbts、晶闸管等。具体产品有肖特基二极管、光伏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开关二极管、三极管、整流桥、MOSFETs、IGBT功率模块等。,广泛应用于电源、家用电器、照明、安防、消费电子、新能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诸多领域。
半导体功率器件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
2020/2021H1公司半导体功率器件实现营收20.59/15.74亿元,占比78.69%/75.69%,毛利率34.23%/33.80%。
受益于下游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功率器件收入同比增长。其中,2021年MOSFET营业收入增长130%,IGBT增长500%。
2020年,公司推出SGT NMOS和SGTPMOS N/P 30V~150V系列产品。基于8英寸沟槽场端接技术的1200V IGBT芯片系列及相应模块产品开始风险量产,1200V系列碳化硅SBD、碳化硅MOS取得关键进展;2021年新产品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其中MOSFET增长130%,小信号增长82%,IGBT增长500%。
分立器件芯片:8寸晶圆量产,营收占比稳定。
分立器件芯片经过扩散、光刻、刻蚀、清洗、钝化、金属化等工艺处理,用于制造不同性能要求的分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GPP芯片、肖特基芯片、MOSFET芯片、IGBT芯片等。,涵盖4英寸晶圆和6英寸晶圆。2020年,8英寸晶圆IGBT芯片已经量产的风险。
2020/2021H1公司分立器件芯片营业收入3.99/3.35亿元,占比15.23%/16.13%,较上年同期增长44.28%/86.14%,毛利率32.20%/31.65%。
半导体晶圆:主要用于制造芯片,收入相对较少。
半导体硅片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2020/2021上半年,公司半导体硅片营业收入0.31/0.20亿元,占比4.88%/7.2%,同比增长39.78%/180.47%,毛利率30.40%/36.00%。
1.3.股权结构:内生外生并重,股权激励团结核心人员。
创始团队结构稳定,创始人为实际控制人。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苏杨洁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96亿股,占38.28%。
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梁勤,具有丰富的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曾任美国美威客董事长、卡斯威尔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通过杨洁投资、杰杰管理持有1.96亿股,占比38.25%;其他核心成员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612.66万股,占比5.10%。
股权激励计划覆盖近600名员工,聚集核心人员助力公司业务发展。
2021年8月,公司公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草案,以24.90元/股的价格向589名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355万股,占当时总股本的0.69%。
激励对象为公司高中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骨干,是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激励计划有效建立了股东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共享和约束机制,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及经营计划的实现。
成立子公司布局全产业,涵盖芯片、电子元器件的设计、制造、销售。
截至2020年9月,公司在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业务方面主要持有18家子公司,其中李杰半导体、杨洁半导体、捷赢公司、江苏美威科、深美威科、一加半导体、宜兴捷信、中环杨洁、红芯半导体、梅捷半导体主要负责半导体芯片、半导体器件和电器元器件的设计和生产;成都青阳主要负责半导体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中冶、香港美味客、韩国杨洁、台湾省美味客、德国中冶负责销售。
布局电源管理芯片,投资捷西威。
公司拟与许先生、先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无锡杰思微半导体有限公司,专业从事R&D产业化和电源管理芯片设计技术。
捷西威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公司认缴1400万元,占捷西威注册资本的70%。
三方制定了2022 -2024年的R&D计划和业务目标。如果目标达成,宾洋持有的捷西威8%的股份将由公司无偿捐赠。如果在杰希威存续期间,宾洋离开公司或杰希威未能在2024年底前完成其经营目标,宾洋将无条件将合伙企业持有的杰希威8%的股份转让给公司。
卫玠每年实现30%的可分配利润,按股东上缴比例分配现金红利,其余用于公司发展。
2月18日,捷西威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手续,取得无锡市滨湖区行政审批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1.4.财务状况:产品不断升级迭代,盈利能力稳步上升。
下游需求增长叠加产能布局,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营业收入方面,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快,2020/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261.7/32.41亿元,同比增长30.39%/75.76%。归母净利润方面,除2018年外,公司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
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和理财产品亏损影响,归母净利润降至仅1.87亿元,同比下降29.70%。在国内政策的支持和下游需求的增长下,2019年归母净利润上升并持续增长。2020/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78/5.65亿元,同比增长68.00%/115.17%。
公司抓住国内功率半导体替代加速的机遇,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扩张。
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2021年子公司宜兴杰信半导体有限公司、成都青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四川雅集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30%、65%、330%,其中宜兴杰信半导体有限公司、四川雅集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为公司整体效益做出了贡献。
此外,公司积极扩建生产线,2021年在建生产线包括:
1)电源IGBT模块封装等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00万电源模块封装能力。
2)超薄微功率半导体芯片封装项目。项目建成后,月包装能力可达25亿件。预计未来营业收入将继续增加。
产品结构优化+精细化管理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毛利率方面,公司毛利率长期保持在30%以上,比较稳定。2020年后将迎来业绩加速增长,带动毛利率继续上升。2020/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将分别为34.27%/34.61%。
在净利率方面,公司净利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近年来,净利率水平不断提高。2020/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率分别为14.60%/18.72%。
费用方面,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综合费用率分别为21.97%、20.96%、20.86%、18.86%。
公司产品类别从二极管逐步扩展到MOSFET、IGBT和SiC功率模块和芯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此外,公司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益管理,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持续实施,人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图7:毛利率和净销售利润率(单位:%)图8:四项费用率(单位:%)
R&D投资持续增长,R&D中心帮助拓展新的产品线。
2018/2019/2020和21年前三季度R&D费用分别为0.96/1.00/1.31/1.72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5.20%/4.97%/5.01%/5.30%。
2018年至2020年,公司技术人员数量为605/634/67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3.69%/25.31%/24.40%。
公司不断加大专利技术在R&D的投入,丰富了核心技术的专利储备,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通过整合各事业部R&D团队,成立了公司级R&D中心,并按照国内一流的电子实验室标准建设了R&D中心实验室,建筑面积5000m2。
2.报告摘要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器件、半导体芯片和半导体硅片。
根据公司21年业绩快报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43.97亿,同比增长68.03%;归母净利润7.58亿,同比增长100.37%;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叠加公司持续加大R&D投资,推动新产品研发,促进业务快速发展;其中,新产品包括MOSFET、小信号、IGBT和模块产品,21年增长迅速,分别达到130%、82%、500%和35%。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安防、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随着下游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业务发展迅速。
预计2021年至2023年我公司营收分别为43.97、59.44、76.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8、10.01、12.52亿元。
从可比公司来看,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功率器件,包括MOSFET、IGBT、小信号等。我们选择斯达半导体、士兰威和信捷能作为可比公司。
根据wind的一致性预测,22年平均PE为61倍,预计给予公司55倍PE,对应市值为551亿元,对应价格为107.55元/股。
3.风险警告
市场竞争风险:半导体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如果公司在产品研发、市场定位、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就可能面临市场竞争的风险。
M&A管理层达不到预期的风险:公司重视内生增长和外延发展并重的发展战略,通过并购积极完善公司产业链,丰富公司产品谱系,如果公司与M&A标的不能有效融合,投资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管理层达不到预期的风险:公司的业务规模和经营范围在不断扩大,人员也在不断扩充。如果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人才发展不能适应未来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可能出现管理层达不到预期的风险。2021年业绩快报是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的结果,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1年年报中详细披露。
—————————————————————
请关注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归原作者所有,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更多专题报道,请访问【远见的智慧】
官网]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扬州杨洁电子厂,光伏的详细介绍。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扬州杨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有所帮助和参考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