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银行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和动态释放了很多积极信号。莫开伟是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央行披露,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银行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和动态释放了很多积极信号。
莫开伟是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央行披露,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看到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总额,读者朋友们还是觉得挺开心满意的,为金融机构的努力点赞。从总量上看,人民币贷款保持大幅增长态势,符合中央加大金融支持经济、支持实体企业抗疫、稳定经济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意图。而且在各类金融机构信贷的大力支持下,三季度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国民经济呈现良好的回升态势,GDP增长达到3%。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而且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结构和动态来看,释放了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回升基础、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金融信号。具体来说,主要释放四个信号:
企业贷款增长加快,调动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为经济回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的复苏最终取决于实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力,实体企业的复苏取决于贷款需求的增长,以促进生产经营规模和投资的扩大。从前三季度企业贷款需求情况看,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3.77万亿元。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贷款总额增长仍然是第二。最重要的是,实体企业的贷款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可喜的变化,即中长期贷款占比远高于短期贷款。这表明,实体企业信贷融资需求的增长不仅满足了短期流动性需求,还刺激了实体企业增加中长期投资需求,有效促进了实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
如前三季度,实体余额中长期贷款83.8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8.68万亿元,同比多增3076亿元。特别是从实体企业的贷款用途来看,显示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夯实实体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基础。比如,前三季度,实体余额固定资产贷款57.19万亿元,同比增长9.6%;经营性贷款余额55.6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末提高2.6个百分点。
强调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投放和支持,促进了中国工业生产经营和利润增长的恢复。
没有中国工业企业的复苏,中国经济很难实现巨大增长。在金融机构强有力的信贷支持下,前三季度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好转,主要指标PPI、PMI出现积极变化,生产回升带动利润率改善。国家统计局10月27日发布的信息显示,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41.8亿元,同比下降2.3%,但降幅在收窄。工业生产经营的这些积极变化,与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密切相关:如前三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08万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2.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7个百分点。
而且重工业余额中长期贷款13.74万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轻工余额中长期贷款2.34万亿元,同比增长28.4%,增速比上年末低0.7个百分点。这一变化既表明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生产投资的支持力度,也反映了工业企业生产投资积极性的恢复。特别是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的贷款比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普惠信贷和绿色信贷的同步推进,既体现了金融服务的普及,也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增长。
作为金融企业,追求营业利润无可厚非;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金融也要肩负一定的社会政治责任,即对社会弱势金融群体和经济弱势产业给予支持,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产业发展差距和社会共同富裕提供金融动力。前三季度,普惠金融人民币贷款金融机构3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前三季度增加4.89万亿元,同比多增5757亿元。更可喜的是,普惠微贷余额2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2.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3.94万亿元,同比多增4443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7.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694亿元,同比增长14.8%;助学贷款余额1336亿元,同比增长17.7%。
还有国家扶贫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这说明中国金融业的信用服务已经普及到社会各个层面,让所有中国公民和相关经济行业都能平等地享受到金融的阳光雨露。而且,“三农”信贷不断增加。前三季度末,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金融业坚持金融发展方向,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明显。前三季度,我国金融业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比上年末提高8.4个百分点;特别是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的项目贷款分别为8.32万亿元和5.56万亿元,占绿色贷款的66.4%。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这三个行业余额的贷款分别为9.37、5.33和2.9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40.9%和63.2%,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巨大的金融推力。
金融机构信贷提振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对加快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济企稳回升时财政投资起主导作用,但仅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和活力,使整个社会和经济投资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10月26日国务院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金融政策工具要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四季度要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加快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特别强调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可见,民间投资对保障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容不得半点马虎。可以说,如果不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就很难汇聚成支撑经济增长的洪流。前三季度,我国住户贷款余额74.52万亿元,同比增长7.2%,前三季度增加3.42万亿元;且前三季度,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达到18.53万亿元,同比增长16.1%,比上半年提高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31万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这些都是金融机构的显著成就。如果没有金融机构对私人家庭贷款的增加,私人投资的复苏是不可想象的。
(原文发表在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银行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并且金融机构的贷款结构和动态释放了很多积极的信号。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