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官网,国际学生招生职能的变迁与经验启示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02 22:10:56

导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官网,留学生招生功能的变化及经验启示[摘要]近年来,随着《学校招收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试行)》等文件的颁布,优化留学生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官网,留学生招生功能的变化及经验启示

[摘要]近年来,随着《学校招收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试行)》等文件的颁布,优化留学生结构、提高留学生质量成为来华留学工作的重点。对于高校来说,是否有一套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留学生招生制度,将直接影响留学生的质量。本文从国际学生招生功能变化的现实背景出发,分析了国际学生招生功能变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探讨了高校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充分发挥自主性,打破原有的路径依赖,从制度层面优化国际学生招生功能,从而实现国际学生培养的更大效果,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国际学生招生;功能转换;招生质量

一、高校国际招生概况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高等教育的国际认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中国留学。据统计,来华留学人数从1950年的33人增加到2020年的近52.9万人,提前完成了来华留学计划设定的目标。截至2018年,接受学历教育的国际学生达25.8万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52.4%。

从《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1985年发布)、《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2000年发布)、《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留学生管理办法》(2017年发布)的文本变化可以看出,政府职能逐渐淡出国际培养的具体事务,高校在留学生招生、培养和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关于国内高校自主招生和改革的讨论虽然很多,但主要局限于国内学生的招生,关于留学生自主招生政策的文章很少。

1950-2018年主要年份来华留学人数统计(数据来源:改革开放30年来华留学生教育,1978-2008,俞福增)

高校国际招生主要涉及录取标准的制定、录取程序、招生咨询服务和奖学金政策。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招生的内涵不断丰富,体系不断优化,院系不断变化。招生作为留学生教育的源头,掌握着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的质量。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招生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招生职能转变的现实背景出发,探讨更加优化的留学生招生制度和管理模式。

南大留学生教育功能的变化(来源:https://hwxy.nju.edu.cn/6004/list.htm)

第二,国际学生招生功能的变化

中国成立后,出于政治和外交工作的需要,中国于1950年接收了第一批33名来自东欧国家的留学生。在此期间,学校主要根据国家分配的名额,接收留学生学习汉语。由于承接留学生不是纯粹的高等教育活动,学校通常会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单线管理。

197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凸显。从1979年到2000年的22年间,中国接收了约39.4万名国际学生。随着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学校开始在外事部门设立留学生招生管理办公室,然后逐步发展,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培养留学生。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费留学生数量大大增加,成为留学生的主流。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高等院校通过各种国际交流渠道接收自费留学生46788人。为此,许多学校都设立了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但由于学生整体规模尚小,为便于管理,招生、教学、日常管理等职能通常归国际教育学院,不纳入学校整体管理体系。

21世纪以来,留学生培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更多的学校院系参与招生。2000年1月31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发布《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9号令),规范和简化了留学生来华申请程序。此后,留学生规模逐渐进入高峰期,来华留学潮不断涌现。2010年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了留学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年的来华留学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大陆大中小学就读的外国留学生达到50万人,其中15万人是学历较高的留学生。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留学生招生的方式也在进化。随着高校招生自由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项目和专业投放市场,以满足留学生的需求。留学生招生逐渐细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参加学术项目,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学院也开始参与国际学生的招生。通常的工作模式是由国际教育学院或留学生办公室牵头,其他院系协调。

C9高校国际学生主要招生部门统计

21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意见》、《学校招收培养留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试行)》等一些文件的发布,留学生培养逐渐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转变。根据趋同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留学生的招生、教学和管理纳入其整体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所有学校都开始创新和改革管理模式。以清华大学为例,根据生源类型和层次,留学生招生的职能分别由本科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和教务处非学历教育办公室承担。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本科招生职能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国际学生发展中心承担,研究生招生工作由研究生院国际办公室和各部门共同完成,实现招生分离。

三、留学生招生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

(1)政策因素:国家大政方针的影响和要求。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接收和培养留学生工作,并将其视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于政治和外交目的接受留学生,在改革开放后将政治和外交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相结合,在新世纪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留学教育,这不仅是对中国留学事业的肯定,也是其发展的方向。招生工作在整个留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逐步加强,政策层面对招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留学生招生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内部因素:大学自身发展的影响

对外开放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政策。无论是在教育对外开放计划中,还是在“双一流”建设计划中,很多高校都把留学生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教育部网站公布的33所一流大学教育开放计划中,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提到要不断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设立奖学金制度吸引留学生,同时解决目前仍然存在的留学生管理理念落后、留学生课程专业体系不完善、留学生服务体系落后等关键问题。此外,高校还通过构建新型海外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海外教育与合作教育项目建设等方式,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这也对如何有效整合留学生招生资源,开拓新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校自主管理的不断深入,留学生招生工作已经从简单的单部门任务转变为复杂的多部门协同工作。因此,留学生招生功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实现各部门联动。

1998-2018年国际学位学生占国际学生比例示意图

(C)外部需求:来源地的复杂性和就业市场强劲需求的影响。

随着国际环境和中外关系的变化,中国接受的留学生层次和来源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建国初期第一批来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改革开放后培养的第一批来自法国的自费留学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学生的大幅增加,都反映了中国留学市场需求的变化。从生源比例来看,参加学位项目的人数在增加,学位生比例在上升,学位项目的吸引力在增加。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学校更加灵活地调整国际学生招生管理政策,不仅需要面对更加多样化的学生,需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定位招收符合培养需求的学生,同时也需要考虑未来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变化的社会。由于招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实际出发,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将对招生部门的定位、职能和组织产生深刻影响。

2002-2004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统计(数据来源:1978-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留学生教育,俞福增)

第四,国际学生招生职能转变的路径及启示

在新时期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留学生的背景越来越多样化。为了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对留学生招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在洞察国际环境、舆论、办学能力等因素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打破原有的路径依赖,充分发挥自主性,进一步优化招生功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调整招生部门职能,推进衔接管理。

从众多报考的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人才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单个职能部门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筛选。为了提高人才选拔的效果,学校需要对考核流程进行再造,将国际生招生模式由集中模式改为分散模式。招生部门搭建平台,留学生主管部门、教学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共同参与留学生招生。平台的背后是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同化培养理念的深入推进,可以综合考虑留学生招生培养。这不仅是为了在形式上实现多部门协调,也是为了在制度上实现政策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分离,促进留学生招生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更重要的是,从生源选择上,将留学生纳入学校整体管理和培养体系,便于学生入学后实施趋同化管理。

(二)充分发挥招生管理部门的政策职能。

随着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和外部市场因素不断增加,招生管理部门需要找准学校定位,研究制定招生策略,引导招生工作有序开展。尤其是在当前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招生管理部门需要灵活应对,及时调整招生策略。以2003年的非典事件为例,我们可以发现,2003年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因为疫情减少了9.5%。其中,减少主要是由于短期来华留学生,而长期普通进修生和学位生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正增长。随着疫情的迅速控制,次年来华留学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可见,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留学生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会选择暂时不出国或推迟留学。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的不断加大,如果居民健康能够得到保障,留学生还是会选择在这个国家学习。特别是学位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他们有很强的冲击能力。有了这个对外部环境的基本判断,学校就可以灵活调整招生进度和方式。

(3)加强招生部门与专业部门的沟通合作,提高招生效果。

随着留学生招生项目越来越多,单一的招生部门并不能覆盖所有项目,反而会导致缺乏突出的优势学科和鲜明的特色,造成招生与培养的脱钩。所以要调动院系和学院的积极性,招生部门和专业部门要通力合作,宣传推广项目,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精准投放市场,吸引优质生源。同时,加强高校招生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允许高校和院系动态调整年度招生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招生宣传的效果。

(四)建立国际学生招生评估体系,规范招生程序。

国际上衡量招生质量主要考察语言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如SAT、高考等。),学生申请论文的表现,申请材料中的其他表现。一般美国大学的申请条件分为“硬件成绩”和“软实力”两部分。从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格、人品、兴趣、社会服务等方面对申请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英国、德国、日本等。基本遵循留学生招生对语言和学术能力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在招收留学生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以至于各高校实行的招收模式和录取标准差异很大。考试、申请考试、免试和推荐制并存,标准不明确,招生过程无法公开透明。因此,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招生评价体系,规范录取流程。在我国留学教育发展中走在前列的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充分考虑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尽快建立规范的考试机制。

(五)完善监督机制,促进招生质量。

在学校层面,要加强招生质量监控体系,采取年度分析报告等形式,长期跟踪招生质量。另外,要把招生和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监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动态变化,形成质量监控闭环,为招生部门调整招生策略和录取标准提供参考信息,从而长期有效地提高招生质量。

综上所述,在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要拓宽思路,优化招生职能,设置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能部门和招生制度,提高招生质量。将国际学生招生纳入学校整体战略规划,形成完善的招生体系;通过高校合作,分散招生模式,调动高校积极性;通过对招生数据的研究分析,形成适合学校特点的差异化招生策略;通过建立招生评价体系和质量监督机制,保证招生工作的高效有序实施,最终实现留学生培养的提质增效,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发展中心项目主任)

参考资料:

[1]刘峰。从改革开放40年到中国学习,谈谈如何帮助建立一个“人类共同未来的共同体”[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5-8,1004-8502。

[2]何向敏。从数据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C]。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2008)。

[3]俞福增。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留学生教育1978-2008[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4],吴,。美国大学国际学生招生的启示[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1),32-34,1671-5918。

[5]王坦。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演进逻辑与经验启示——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20-05),46-53,1674-2311。

[6]唐·。中国留学生教育治理:困境、模式与出路[J].法律论坛,(2020-01),126-134。

[7]左·。来华留学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2017。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6期)

作者:王昭庆、张宏江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官网的详细介绍,留学生招生功能的变化及经验启示。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你有帮助和参考。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