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从今年开始,个人股权转让核定征收将彻底关闭!税务专家:堵住高收入人避税的漏洞2022新年伊始,个税新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1年的最后一天,财政部、国
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从今年开始,个人股权转让核定征收将彻底关闭!税务专家:堵住高收入人避税的漏洞
2022新年伊始,个税新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1年的最后一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股权投资收益征收管理的公告个人所得税》。自2022年1月1日起,凡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股权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个人独资企业”),采取查账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式进行评估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刘欢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税收征管手段完善后,需要堵住高收入避税的漏洞,用税收调节劳动和资本要素分配,有利于税收公平和共同富裕。
对于新规让税收筹划行业不复存在的声音,陈慎峰表示,税收筹划行业需要细化,挑战与机遇并存。同时,如果之前持有股权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错误适用核定征收,可能要补税。
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税如何成为股权投资的避税工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国个人所得税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四种综合所得,即劳务性质的所得,适用3% ~ 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第二类为业务收入,以“收入总额扣除成本、费用、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5% ~ 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第三类是财产转让收入、财产租赁收入、利息股息收入和偶然收入。一般投资收益可归入此类,适用20%的统一比例税率,其中财产转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扣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根据相关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人、个体工商户一样,不是企业法人,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作为营业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据税务机关介绍,个人的经营所得有两种征税方式:个人所得税,一种是据实征税(查账),一种是核实后征税。核实是指支付个人所得税的经济实体的收入和成本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准确计算,相关票据难以取得的情况。采用应纳税所得额(即税收利润率)核定,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比如按照征收方式,制造业的应税所得率为5%-15%。
那么,为什么被批准的独资企业税收变成了股权投资的避税工具?
财税服务平台E后台创始人兼CEO、原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姚宁曾发文介绍,自然人投资持有有限公司股权时,目前有三种主流持有方式。转让股权取得投资收益时,这三种方式的纳税方式和税负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种方法是自然人直接持股。转让股权时,对个人所得税中的财产转让所得,按20%的税率征税。
第二种方式是由另一家有限公司持股。公司转让股权时,先在公司层面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通过分红获得股权转让时再缴纳20%的分红所得税。
第三种方式是通过独资合伙。企业直接转让股权时,个人按照个人所得税中的营业收入直接缴纳个人所得税。收入超过50万元的,税率为35%。
对此,北京国风(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慎峰律师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虽然个人独资企业最高累进税率达到35%,但在过去,一些“税收洼地”曾给予其优惠政策以吸引税源。以10%的应税所得率为例,个人实际税负可能达到0.5%-3.5%。所以个人独资合伙的核定征税就成了个人的避税工具股权转让。
网络主播偷税漏税,还采取了批准的独资收款方式。
利用批准的个人独资企业税收偷税漏税,从去年开始因为“成千上万的网络主播纳税”等新闻被大众所熟知。
2021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娱乐领域从业人员税收管理。对明星艺人、网络主播设立的个人工作室、企业,要指导其依法依规建帐,采取查账征收的方式进行纳税申报。
例如,2021年11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通报了朱(悉尼)和两位网络主播的逃税案。其中,朱虚构业务,将个人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8445.61万元转为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收入,偷逃个人所得税3036.95万元。
多家媒体此前分析称,悉尼、林珊珊等网络主播逃税的常用手法是:成立多家全资合伙企业,将收入性质转为营业收入,然后利用当地批准的优惠政策,实现超低的实际税负。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税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贾少华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形势下加强税收征管和税务稽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也是202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新经济、新业态下,实施全面查账征收是统计治税、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税收监管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对纳税人的要求,也是对税务部门和涉税服务机构的要求。
贾少华介绍,过去由于监管手段不足,核定征收是实际税收征管中的必要手段。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金税四期和电子发票的实施,以及政府信息平台的建立,税务机关查询纳税人涉税信息更加方便,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实现查账征收、遏制税收流失奠定了基础。税务稽查既要避免偷税漏税,又要避免滥征税,做到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征税。
陈峰表示,2018年国地税合并,使税务总局能够统筹税收政策,为解决“税收洼地”现象迈出关键一步。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都在收紧核定征收政策。比如上海,自去年8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个人/合伙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由核定征收改为查账征收。
陈峰还指出,即使统一适用查账征收,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仍有可能通过虚构成本的方式逃税。由于独资企业的性质夹在公司和个人之间,很多税收政策的适用并不完全明确,形成了真空地带。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堵塞利用独资经营偷税漏税的漏洞。
税务专家:堵住高收入避税的漏洞,有利于税收公平和共同富裕。
有早期迹象堵塞高收入人通过批准的独资企业征税方式逃税的漏洞。
2011年12月21日,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国务院关于2020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以及附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违法返还问题的整改情况》中提到“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存在漏洞,部分高收入人员根据文件显示,截至2021年11月20日,197名涉案人员中,除3名重病人员和37名失联人员外,其余157人已申报补缴税款8.4亿元。 同时,税务总局已试点调整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进行查账征收,并将适时向全国推开。其中,报告还强调“加强对个人逃税的监管股权转让”。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刘欢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全面推行查账征收是在现有税法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征管水平的提高。过去金融行业由于交易频率高,每笔交易和最终损益都很难计算,很多都采用核定征收方式,与真实收入相差较大。现在由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基本可以完成这些复杂的核算和确认工作。这次调整后,基金公司的运作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不再能轻易在资本市场盈利。
刘欢说,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劳动生产要素的收入远远低于资本要素的收入,这实际上是不合理、不科学的。要实现共同富裕,当务之急是增加劳动者收入,资本市场运作产生的相对丰厚的利润应通过二次分配即税收进行合理调节。征管手段完善后,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治理资本市场的乱象。
对于这样的政策评价,刘欢说,总的来说,要看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共同富裕和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和繁荣。如果三者都有利,这个措施就是好的。
贾少华认为,在现阶段,核准的税收不会立即完全取消。比如,对于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涉及千家万户生产生活的小额交易等一些生活性服务,目前还很难全面实行查账征收。因此,宜谨慎区分不同行业,重点对特定税种和特定人群进行严格审核和征收,如高收入从股权投资、影视行业、电商平台中获益的人群。基本原则是经批准的征费不得滥用。
税收筹划行业不复存在?专家反驳:挑战与机遇并存,可以细化。
年底两部门公布后,网上一种声音称之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革”,认为“税收筹划行业不复存在”。
在接受姚宁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这一说法遭到驳斥。姚宁表示,这个新规定在业内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并没有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是到了年底,又涉及股权投资,所以放大了。这个公告只是针对一个比较特殊的商业模式形成的税收漏洞,明确了税法。
记者询问了多家私募基金,负责人均表示新规对其没有影响。在此之前,是适用的审计和税务。
陈峰认为,查账征收的全面实施,简单粗暴地利用核定征收政策,宣告了税收筹划的谢幕,但各种优惠政策依然存在,实际上对税收筹划的精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收筹划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关于持股的政策应对,虽然根据分析,自然人持股仍是税负最低的解决方案,但对于多元持股的情况,出于经营决策、纳税地点、股份分配和转让的灵活性等原因,姚宁仍建议考虑通过有限合伙持股。
姚宁特别提到,虽然这份文件并没有要求对已经按照核定的方式汇总处理的股权转让收入进行补税,但建议相关企业做好一定的准备,对已经按照这种方式处理的股权转让信息进行整理后再提交。
陈峰表示,新规后,以前持有股权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如果错误适用核定征收,可能会被相关历史查出来,要求补税。
红星新闻记者张彦良特约记者胡
编辑向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