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公式,一文轻松掌握递延所得税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1-01 20:27:41

导读: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公式,一文容易掌握递延所得税最近和网友讨论了递延所得税主语的用法,再次巩固了这个知识点。递延所得税让很多学金融和做金融的朋友都很头疼,每隔一段时间我

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公式,一文容易掌握递延所得税

最近和网友讨论了递延所得税主语的用法,再次巩固了这个知识点。递延所得税让很多学金融和做金融的朋友都很头疼,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很陌生。不禁感叹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三天不手记,三月看书忘,这很正常。递延所得税在实务中经常遇到,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全按照会计准则确认递延所得税事项。如果不属于上市公司,不属于国企,不上市,不发债,那么对报表编制的要求就没那么高,很多企业会忽略递延/。下面总结一下斌哥学习和做练习的经验。

税收差异

税收差异是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不一致。如果按照两个标准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不同,那么当期应纳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就会不同。税收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的差异在发生的那一年是固定的,不会被消除。它们总是存在的,比如各种行政处罚和扣除R&D费用。

暂时的不同体现在时间上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口径的累计税额是相等的。暂时性差异经常发生,如各种损失的计提、折旧方法的税务差异、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等。

只有暂时有差异才会有递延所得税。后来随着差额的逐渐消除,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会在后期进行转回,最终消除税差。

暂时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未来可以在税前抵扣的金额,减少未来的纳税额,这意味着目前需要缴纳更多的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乘以适用税率即为当期税务影响金额,以递延所得税资产表示。应纳税所得额暂时性差异是指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和未来纳税额的相应增加,即目前不纳税或减少纳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适用税率即为当期的税务影响金额,用递延所得税负债表示。

如何确定暂时性差异金额?它是通过将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比较来计算的。

税收基础

目前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递延所得税。通过分析计算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与计算基础的差异,得出暂时性差异,进而确定递延所得税。计税基础是指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可以理解为由于资产的变动而在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不允许在当期扣除。负债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未来负债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计税基础可以理解为当期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思维导图

从考试的角度理解递延所得税的计算。

资产的账面价值

示例1:

甲公司应收下游企业乙100万元,疫情反复,乙公司经营困难,濒临破产。这个应收账款估计要浪费了,A公司也没办法。集合没有效果。下一步是考虑提起诉讼。当年,甲公司对所有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资产负债表日,A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B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0,而税法应收账款价值仍为100万元。税法规定,实际损失可以在发生当年税前扣除。

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100万元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0元

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 25% = 25万元

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贷款:递延所得税25万。

资产账面价值>:在计税基础上,由于应纳税所得额暂时性差异,需要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减少当期应付款所得税,影响金额为递延 所得税负债。

示例2:

甲公司年初购入一台生产设备,面值100万元,正常折旧年限5年,无残值,当年折旧20万元。税法规定生产经营用设备、器具不超过500万元,一次性计入当期的费用,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按年计算折旧。资产负债表日,A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设备账面价值为80万元,但税法对设备全额折旧,设备价值确定为0元。

设备计税基础= 0万元。由于本期已税前扣除,未来可扣除金额为0。

设备账面价值= 100-20 = 80万元

设备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暂时性应纳税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8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80 * 25% = 20万元

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当期应付所得税,影响金额为递延 所得税资产。

示例3:

A公司因经营引发经济纠纷,被C公司起诉索赔100万元。根据公司代理律师的初步判断,很可能败诉。甲公司本期确认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反映预计负债100万元。资产负债表日,税法不承认这笔债务,可以税前扣除,直到A公司走完司法程序,实际支付了赔偿金。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100-100=0元,未来实际发生可税前扣除100万元,当期可税前扣除0元。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 100万元

负债的预计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 25% = 25万元

负债的账面价值

示例4:

甲公司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1000万元,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负债。由于市场融资利率持续下降,且前期债券票面利率偏高,该金融负债年末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负债账面价值减少100万元。甲公司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100万交易性金融负债。

贷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万元

资产负债表日,债券账面价值为9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债券账面价值仍为10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 900-(-100)= 1000万元。如果未来实际支付债券形成收入,可以在未来税前扣除-100万元,相当于增加了未来的应纳税所得额。

债券账面价值= 10-100 = 900万元

债券的账面价值

暂时性应纳税差异=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 * 25% = 25万元

上面的例1-3很好理解,例4就别扭了。这样就可以理解为,债务账面价值的减少,实际上是一笔可观的利益流入,导致当期报表利润总额的增加。而税法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认可账面浮盈,只有在未来实际收益被允许后,才确认应纳税所得额,减少当期纳税额。

税收会有永久性的差异。只需要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并相应纳税,不产生递延所得税。

示例5:

A公司因生产管理不善造成环境污染。当年12月28日,环保局下达行政处罚通知书,要求其在10个工作日内缴纳罚款10万元,并在一个月内完成整改。直至12月31日,A公司尚未缴纳罚款,确认营业外支出10万元,同时反映其他应付款10万元。在资产负债表日,由于是行政处罚,税法不承认这一负债,无论何时支付都不能税前扣除,这是一个永久性的差额。

其他应付款计税依据= 10-0 = 10万元。

其他应付款账面价值= 10万元

其他应付款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计算基础等于其他应付款的账面价值金额,没有暂时性差异,所以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可以发现,负责永久差异的计税基础不能理解为当期税前可抵扣金额,因为不存在时间差异。

递延所得税摘要:

从工作实践中理解计算递延所得税

为了参加考试或者进行理论研究,我们不得不遵循课本的学习思路,需要了解计税依据的定义和暂时性差异的四种计算情况。暂时性差异是通过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比较来计算的,计税基础涉及资产和负债的税前扣除,不太了解。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损益发生变化,最终反映在利润表中。但是,如果税法没有批准某些事项,就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产生纳税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脑力去分析计算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差异。切实可行的思路是,紧扣利润表和最终汇算清缴纳税申报表,分析纳税调整事项,如坏账准备、预计诉讼损失、投资浮动损失等。本期确认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本期增税是暂时性的,本期税务影响金额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发生了一些事情,比如投资的浮盈或者按照税法规定增加折旧,需要在纳税申报表中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这是暂时性的,当期税务影响金额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别管计税基础是什么,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比如何。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做递延所得税台账,记录递延所得税的年度金额,下表仅供参考。

递延所得税对报告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递延资产和应交税费同时发生,影响资产负债表,不影响当期损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增加流动所得税费用和负债。

另外,在会计期间不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因为企业所得税按季预缴时,上报的季度申报表并不反映纳税调整,只有在年末,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反映递延所得税。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以及一文轻松掌握递延所得税。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希望大家了解递延所得税计算。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