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应税价值是什么意思?都是!各大税种 of 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会在朋友的日常工作中用到,赶紧收藏起来吧!一、各种税的计算方法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进项税销项税=销售
应税价值是什么意思?都是!各大税种 of 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会在朋友的日常工作中用到,赶紧收藏起来吧!
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进项税
销项税=销售额×税率
成分计税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进口货
应纳税额=成分应纳税额×税率
组成计税价值=关税价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消费税
1.总体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无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率或征收率)
成分计税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成分计税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值=(关税价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定量计算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关税
1.从价税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2.定量计算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符号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工商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付款=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其他税收
1.城市土地使用税
年应纳税额=应纳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税率
2.财产税
年应纳税额=应税财产原值×(1-扣除比例)× 1.2%
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3.资源税
年应纳税额=税额×单位税额
4.土地增值税
增值税=房地产转让收入-扣除项目
应纳税额= ∑(每级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5.契税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计算方法
1.直接税计算方法
应交增值税:=增值税×增值税税率
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商品销售的全部价值-合法扣除项目购买的商品金额。
2.间接税计算方法
扣税=扣除项目的扣除额×扣除税率
(1)购买免税
扣税=当期购买扣税项目金额×扣税率+受托方代收代缴税额。
(2)实际消费扣除税法
扣税=当期扣除项目实际发生额×扣税率+受托方代收代付税额。
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
纳税人应缴纳的一般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成分计税值=成本×(1+成本利润率)
2.进项税
可抵扣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总额和非免税项目营业额/当月销售总额和营业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税率)
进口货物应付增值税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应税价值x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三。消费税金额
1.从价定价率的计算
按计价方式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销售额×税率。
(1)应税消费品销售额=含增值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组成计税价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3)成分计税价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4)组成计税价值=关税价值+关税+应纳消费税。
(5)组成计税价格=(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特定数量定额的计算
定额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销售数量×单位金额。
四。企业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总利润=总收入-成本、费用、损失
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工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本期产成品成本=期初自制在产品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核算-期末自制在产品半成品成本余额。
本期产品成本核算=材料+工资+制造费用。
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购销收入。
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营业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
3.餐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附属业务收入-附属业务成本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税费。
营业成本=期初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的存货余额+本期采购材料、商品金额-期末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的存货余额。
五、土地增值税金额
1.通用计算方法
应纳税总额= ∑各级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一定级别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
土地增值额=房地产转让收入-扣除项目金额
2.简单计税方法
(1)土地增值不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50%。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 30%
(二)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额的50%,但未超过100%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 0.05
(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100%,未超过200%。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 0.15
(4)土地增值超过项目金额的200%。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 0.35
不及物动词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应纳税额=(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其他营业收入)×地区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实际营业收入×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
退税额=已纳税额-核定应纳税额。
七。资源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单位税额
八、车船税
1.计算公式乘用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年应纳税额为:
年应纳税额=车辆保有量×适用年税额
2.货车年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卡车净吨位x适用的年税额。
3.客货车辆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
载人车辆年应纳税额部分=载人车辆适用年税额×50%
装载部分的年应纳税额=装载部分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4.摩托艇应付税款的计算公式:
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净吨位×适用年税额。
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载重吨位×年适用税额。
6.对新购车辆按购置期剩余月份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
新车船应纳税额=各种车船吨位(或车辆数)×从购置开始至征期结束的剩余月数/征期。
本期补缴漏缴税款=漏缴车船税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需缴库次数。
当期少缴的税款=[应缴纳的车船税金额(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入库缴纳的次数]-已缴纳的税款。
退还误缴税款=误缴税款。
因计算错误退还多缴税款=已入库税款-重新核定后的应纳税款。
当年应纳房地产税税额=房地产评估值×税率
每月应纳房产税=每年应纳房产税/12
季度应缴房产税=年度应缴房产税/4
九。土地使用税金额
年应纳土地使用税=总用地平方米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
或月应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土地使用税/12(或)4
X.印花税
1.买卖合约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购销额×3/10000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万
3.加工合同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加工承包收入×5/10000
4.建筑安装合同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合同金额×3/10000
5.物业租赁合同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租赁额×1/1000
6.仓储合同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仓储成本×1/1000
7.贷款合同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贷款额× 0.5/万
8.财产保险合同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
9.产权转让文件应缴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单据中注明的金额×5/10000
10.技术合同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合同金额×3/10000
11.货物运输合同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运输成本×5/10000
12.商业书籍应付印花税的计算
(1)记载资金账簿应付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年初固定资产原值-去年已缴纳印花税的固定资产原值)+(年初自有流动资金原值-去年已缴纳印花税的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
(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额=证件数量×5
XI。关税
1.进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额=完税价格×进口税率
完税价格= FOB价格+运输费、保险费等。
=国内批发价/(1+进口税率+费用和利润率(20%))
2.出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出口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出口税率
完税价格=离岸价/(1+出口税率)
来源:中国税务杂志、会计岗、武汉国税、中华会计网校,初级会计职称独家发布。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应税价值对于房屋意味着什么,全部!各大税种 计算公式,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你了解什么是应税价值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