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是什么意思怎么填写,中国高等政治思维:行政区划

张强律师 法律头条 2022-10-30 13:16:42

导读:行政区划是什么意思,怎么填?中国高等政治思维:行政区划“山河便利”“狗牙相融”超级大国的行政区划是世界级难题。如果不能依靠相应的行政体系,其瓦解和消亡将是最终的命运。

行政区划是什么意思,怎么填?中国高等政治思维:行政区划

“山河便利”“狗牙相融”

超级大国的行政区划是世界级难题。如果不能依靠相应的行政体系,其瓦解和消亡将是最终的命运。

据周《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国记载,中国历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原则,无非是两种:山川便利,犬牙相合。

山川之形是指以山川等自然地理环境和其他突出的地标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基本一致。就农业文明而言,这种自然地理的完整性对农业生产、相关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国家财政都有很大的便利。

咬着牙意味着山川往往是天然屏障。与这种便利相反的是,依靠胜利的气势和险峻的山川,很容易推动地方势力创造的独立。时间长了,山河会导致割据倾向,进而导致割据独立,自立为王。

对此,也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话“天下未乱,已平且难”。(语出欧阳志公《明末清初蜀警录》)

为了解决防止一家独大,避免地方政权的尾巴掉下来的问题,统治者有意识地打破行政区域的领土完整,实行划界原则,这在今天的川陕、湘赣、桂粤、冀豫、冀蒙、豫鲁的划界中仍然可以看到。

中国历史上省制的出现是在隋唐以后,当时省政府是中央机构(时至今日,日本和朝鲜的内阁仍沿用这一称谓)。

元朝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发展了金“行台省”的建制,将这一临时性的监察机构变为常设机构。同时,结合具体的军事目标,以“杭中书部省”为管辖被征服领土的行政机构。行省的轮廓逐渐由虚转实,历经明清民国,最终为共和国所继承。

元代行省设置中潜伏着军事力量,是以征服军事目标为基础的。有点像三国志游戏里的军团系统。

根据前线和后方,在组建军团和委以重任时,前线各县以战略为先,后方各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物资运输。

这两个阶段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一旦完成军事任务,就解散军团,然后按照新的前线重新划分战区军团。一旦书的结局无法挽回,跨区域割据也就不远了。那时候就免不了时不时的迁都视察,出相入相,交换权力。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和政治演变中,省县乡有着悠久的传统。郡县制,三省六部制,乡村的制度安排,自古就有。

但是,在城市层面,却是一个新生事物。

“五匹马去北京”

1949年,党中央提出实行中央领导下的大区制。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行政区。

我们今天使用的居民身份证号码的前两位就是这样确定的。(比如华北从北京11到内蒙古15,华东从上海31到山东37)

与上述大行政区相对应,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设置在同级地方局(这种设置从战争年代就有了),即中共中央华北局、东北局、华东局、中南局、西南局、西北局。

1952年至1954年,为加强中央政令的统一,适应即将到来的“一五”计划的需要,中央决定取消全国六大行政区的行政委员会建制,省级单位由中央直接管辖。同样,中共中央所有地方局也同时取消,省级党委直接向中央负责。

其结果也改变了解放战争这一特定历史进程所形成的政治格局。

在50年代的政治进程中,原各大行政区的领导人提拔中央担任党政要职,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五马进京”。新中国建国初期,“五马进京”实际上是大行政区制的去除。

中共中央取消六大行政区和地方局,为1954年新宪法恢复中央与地方的传统关系奠定了基础。

“五四宪法”对行政区划的等级制度规定如下: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划分为区;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治州和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同年颁布的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专员公署(行署),作为它的派出机构,代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和监督县、市政府的工作。

这两部法律中的上述规定给了我们两个提示。

第一,“市管县”的体制至少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其实这个在民国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没有流传下来。

第二,行署和相应的党委组织——地委,完全是省政府和省委的下属机构,本身不是一级政府组织。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8%左右。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也有一些类似于今天的地级市的城市,但是市县之间的地位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天壤之别。

于是,在90年代初的电影《焦》中,李饰演的焦接受了时任开丰地委书记的提议,出任兰考县委书记。

“市管县”的三次浪潮

“市管县”的架构是怎么形成的?里面有三个浪。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

由于新中国之初的设市原则是城乡分开,分块进行,为了保证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个别大城市的粮食供应,推出了“市管县”的政策。1956年和1958年,国务院将昌平、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通州划为北京市。

1958年,原属江苏省的嘉定、上海、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松江、青浦、崇明划归上海管辖,使上海的面积扩大了十倍左右。(这个决定也促成了上海后来的跨越式发展)。

在物质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劳动力是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对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支配、使用和管理成为市直管县的巨大动力。“市管县”体制的出现一发不可收拾。

到1960年底,全国88个地级市有50个领导县,北京、上海直辖市共52个市领导237个县、自治县。实行“市管县”的城市占全部地级以上城市的58%,形成了“市管县”的第一次高潮。

第二次是在80年代初。

这是改革的主战场从边缘地区的农村转移到中心地区的城市,从农业的分田承包制转移到工业的企业承包制的时期。1978年修订的宪法首次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明确了“市管县”的体制,1982年宪法予以确认。

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推进城乡改革一体化,中共中央在《关于省、市、自治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提出:“在经济发达地区,省辖中等城市周边的地委、行署与市委、市政府合并,市管县。”

第三次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与90年代民政部“以地换城”的标准相匹配:一是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得少于25万人;

二是具有非农业户口的市政府常住人口不低于20万人;

三是工农业总产值30多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第四,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25亿;

五是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不低于35%;

六是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3)2009年底,第三波“市管县”结束时,共有18个省份全面实施“市管县”,273个市领导1 574个县。那一年,中国有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 948个县(包括自治县和县级市)。

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

“市管县”体制的产生、发展和固化是现行地市级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有其历史原因,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首先,市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原本是宪法中明确承认的省、县、乡三级格局中的一个例外,如今却由虚变实,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四级政府架构。

其次,“市管县”的理想初衷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强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但“市管县”的现实动力掺杂了太多的求地逐利冲动,市县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明显不公。

分税制、分灶财政只规定了中央与省的财政事权划分,而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仍处于模糊地带,市县之间争夺项目、土地、财税资源的闹剧日益增多。

而且为了协调城市的利益,在建立“市管县”体制的同时,还得设计一个非常复杂、等级森严的城市丛林体系,比如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县级市。行政体制的僵化也会扼杀很多创作活力。

基于上述考虑,在“市管县”体制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省管县”的声音。

1992年以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西、吉林等省先后进行了“强县扩权”改革试点。所谓强县扩权,顾名思义就是扩大经济发展快的县市的权力,将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强县。

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来,干部官员的基层经历越来越受到重视。

“宰相必从国务院做起,猛将必从马前卒做起”成为组织部门的高频词。从这个角度看,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漫长改革,对县长、县委书记来说,一定是个好消息。

农村基层治理与城市社区再造展望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作者不是这方面的研究者,只能对我看过的这方面的问题给出一个大概的看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乡镇的大规模撤并,造成了中国基层治理的局部虚拟化。特别是农村社区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有些合并后的村庄还需要大量的结构整合。这也成为大流动时代的基层治理难题。

在城市中,个体的自由流动,职业和身份的自由转换,瓦解了旧的秩序,但同时并没有建立新的有机联系,产生新的集体行动,达到新的稳态。城市社区里一般都有绿地、健身房、广场、食堂……但即使没有这些,大概也不会有什么争论。在个体化时代,人们习惯了“公众人的衰落”。

上述情况与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在其名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中描述的场景颇为相似:一个人独自打保龄球就意味着公共性的丧失。

社区,原本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术语,最早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翻译介绍德国社会学家托恩尼斯的代表作《社区与社会》(又译《社团与社会》)时提出的。

托恩尼斯意义上的社区是一个“小社区”,在地域、利益、社会交往、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点和一定的认同感。基于这种共同点和认同感,可以产生一些“集体行动”。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要注意加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如何在保证个人自治的同时重建社区的公共性,是当代中国城市管理的重大课题。

本文的一些参考书目:

罗伯特·普特南的《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

费孝通的边疆开发与社会调查

小城镇和其他

周·《地方行政制度史》

托恩尼斯的社区和社会

曹的《在城里看故乡》

总结:以上内容是对行政区划是什么意思以及如何填写的详细介绍,中国高等政治思维: 行政区划。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希望对你了解行政区划是什么意思有帮助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