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今年上半年,我县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致力于新农合制度的完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全县各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全力确保农民利益持续提升和全县新农合各项工作。
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上半年我县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致力于新农合制度的完善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县内各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全力确保了全县农民群众受益度不断提高,全县新农合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上半年新农合管理运行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新农合运行基本情况。
(一)新农合基金筹集及使用情况
2011年度,全县农民实际参合人数达到821748人,参合率为98.02%,较上年增长3.4个百分点。按照上级补助标准,全县2011年度可筹集基金1.89亿元。可用于大病住院补助资金为15202.3万元,平均每月可用1266.86万元,可用于家庭账户补助资金为2465.2万元,平均每月可用205.43万元。可用于乡镇门诊统筹补助的资金为1232.62万元,平均每月102.72万元。
截止到2010年6月底,县新农合基金收入帐户当年实际筹集基金共14533.5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002万元,省级财政补助2267.04万元,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479.15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2300.89万元,农民个人缴纳2328.18万元,县民政补助五保户、贫困户参合资金137.06万元。上半年利息收入19.25万元。
(二)基金支出情况
截止到6月底,全县新农合基金累计补偿544140人次,补偿资金6704.26万元。其中:住院补偿29272人次,补偿5037.45元;门诊统筹补偿94133人次,补偿141.44万元,家庭账户补助420072人次,补助1512.19万元。
上半年全县新农合基金支出占当年筹资总额的35.5%。其中大病补助资金占全年大病统筹可用资金的33.2%。门诊统筹补助资金占全年门诊统筹可用资金的11.5%。家庭账户补助资金占全年家庭账户可用资金的61.3%。县级实际住院补偿比为53.76%,乡级实际住院补偿比为67.9%。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及时调整补偿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为适应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投入的增加,自2011年4月1日起,我县适时调整了补偿方案。封顶线由去年的每人每年60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00元;按照省厅指导性方案的要求,及时调整了省、市、县、乡住院补助起付线和补助标准,全面实行分段计算。2011年我县实行的补偿模式是家庭账户+乡级门诊统筹+大病统筹补助的模式。从今年开始重新设置了家庭账户,每人每年30元,可以在村级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门诊登记递减使用。今年我们在设置门诊统筹方案时,只将乡镇卫生院纳入了门诊统筹补助范围,但进一步提高了乡级门诊就诊的补助水平,乡级门诊统筹补助资金年人均15元,用于乡镇卫生院门诊费用45%补助。乡级门诊统筹补助不设封顶线。通过以上政策的调整,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及时配合省级直补机构开通省级直补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从4月份开始,我们及时开通了省级直补工作,与软件公司沟通联络及时完善了省级直补的转诊程序,对转诊人员进行了专门转诊培训,及时完善了参合信息,在县内定点医院开展了全面的宣传工作。目前省厅要求开通的40家直补医院已经全部开通,县内参合农民在这些省级医院住院,只要在县合管办办理好电子转诊手续,出院后在直补医院可以直接领取到补助款,避免了往返奔波,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外出就医。从7月份开始,全省跨区域即时结报工作将全面开通,全省206家省、市级医院都将开通直补工作,目前县农合办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从7月1日开始,全县参合群众外出就诊将更加方便快捷,在省内各个市都可以享受到住院直接报销的便利措施。
(三)认真组织开展儿童大病救助工作
按照省卫生厅《河南省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们积极配合定点医院做好儿童大病救治工作,对方案规定的0—14周岁(含14周岁)儿童所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儿童,及时快捷的进行转诊审批和电子转诊,方便患儿及时就医,我们积极配合定点医院开展了免费筛查工作,组织了省直三院下乡开展义务筛查,共筛查儿童1500多人次,在群众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检查和宣传,全县儿童大病救治工作顺利开展,截至6月底,已经有30例儿童大病患儿进入临床救治路经,有25例儿童大病患者已经治愈出院,按照补偿方案的要求,及时享受到了90%的大病医疗补助。
(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2011年是我县新农合运行的第五年,为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我们制定了泌阳县新农合开展优质服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实施方案,进一步从工作作风、业务素质、审核办理、定点监管等多方面加强县办的整体服务水平,县合管办大厅和内审组实行指纹签到、持证上岗,今年我们大力推行文明服务、优质服务,实行了首问负责制和按时办结制度和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对县办工作人员实行按月工作考核,工作实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对县内定点医院审核进行严格审核,按月汇总通报,促进工作规范。通过加强管理,促进了县合管办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管理,组织开展全面监督检查
为促进定点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和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今年我们加大了检查力度,上半年,由县卫生局医政股和合管办联合组织开展了医疗质量管理和农合综合检查,主要开展了住院病人管理、医疗病历书写、处方书写、自费项目控制、新农合政策培训及宣传、院容院貌等检查工作,通过检查,及时查找定点医院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促进医院纠正各类违规行为。
(六)严厉打击假发票、假病历、假病人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
上半年,县合管办在审核县外住院病人报销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冒名顶替住院和利用假发票、假病历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审核人员及时向领导作了专题汇报,按照领导指示,县合管办加强了对三假行为的审核力度和打击力度。首先,县合管办制订了奖励机制,重奖打假有功的审核人员。其次加强与定点医疗机构农合办的联络协调,对可疑病历、大额病历及时与医院合管办取得联系,逐个核实。三是注意从发票印刷、病历书写、印章、病人陪护身份等多个方面进行认真审核核实,从中发现问题。5月份,县合管办还专程前往省直多家医院进行了部分患者身份及住院信息核实,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打假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共发现4例假病历,4例冒名顶替住院,涉及金额30余万元,挽回基金损失15万元。对涉及的当事人的处理,公安机关正在介入,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应有的处罚。今后,县合管办将继续加强对造假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
三、存在问题
(一)上半年住院基金使用率较低,特别是调整方案后,群众实际受益水平呈下降趋势。
3月份的调整方案是按照省厅文件精神进行的统一调整,在制定大病补偿的比例时,按照分段进行计算补助,其中乡级500元以下,按60%报销,500元以上按80%报销。分段的好处是避免了门诊转住院发生,但由于报销比例偏低,群众并没有感到新方案的实惠。同时,根据上半年基金使用的实际比例偏低的情况,经充分研究并报县政府批准同意,决定从7月份开始县内住院报销比例全部进行调整,乡级500元以下费用按70%、500元以上部分按85%报销。县级住院300元<医疗费用≤1000元部分,按60%计算补助。1000元<医疗费用≤5000元部分,按70%计算补助,5000元以上部分按75%计算补助。省级保持不变。通过调整,参合农民平均提高5-10个百分点,群众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参合信息存在问题较多。2011年参合信息仍然存在信息错误问题。特别是同音字、错别字,有的甚至性别都登记错误,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填写身份证信息。一些来转诊的参合群众,就诊卡根本没有照片、更没有进行审验。严重影响参合群众就诊。特别是参合信息不填写身份证号的,今后将无法进行电子转诊,无法在直补医院进行报销。由于参合年度中间修改信息存在人为违规的漏洞,目前我县参合信息已经由省信息平台全部冻结,任何人无权进行修改信息。今后凡是出现信息错误的,同音字凭村委证明和医院合管办核实证明可以报销,由其它错误造成不能报销的情况,由填写、录入信息的责任人员负全部责任。同时,在此严肃要求,今年再筹资时各乡镇在信息录入的时侯,必须全部认真对照录入,信息录入包含身份证号,漏项、错别字等造成参合人员不能报销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个别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不够规范
一是不合理引导病人就医,放宽住院指针,将应该门诊治疗病人收入住院治疗;二是用药不合理,滥用抗生素、开“大处方”,“搭车药”。三是个别医疗机构医生没有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无论病人有没有农合本,就填写信息表,首诊医生不认真核实病人身份,有个别医生甚至与患者串通一气,故意造假,让未参合患者借本冒名顶替住院。四是个别医院合管办没有建立相应规章制度,没有费用控制制度、住院身份核实制度、查房制度等基本制度。医院合管办没有真正发挥新农合内部监督管理作用。五是部分医疗机构新农合资料档案保存不规范,大部分医院对住院病历、发票、清单等报销后的资料保存不规范,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室、档案柜,分类归档存放。六是各乡镇卫生院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医院新农合宣传氛围不浓,没有就诊流程图、宣传标语、政策公示栏以及宣传资料等。
四、下步工作
(一)从7月份开始,再次对全县新农合实施方案进行调整。调整内容会议已经下发,请各单位及时做好宣传,认真组织实施。
(二)全面实施新农合慢性病报销工作,建立慢性病患者管理档案,办理慢性病鉴定和慢性病就诊卡。慢性病工作涉及到慢性病的鉴定和日常管理,目前,全县开展慢性病的医院暂定为县医院、县中医院、县三院。以上三个医院会议以后要按照慢性病管理办法,认真做好慢性病开展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要成立新农合慢性病鉴定办公室,选拔专门负责鉴定、治疗慢性病的医生,要求必须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慢性病患者由县合管办发放慢性病鉴定表,到以上三个医院慢性病鉴定办公室进行鉴定,鉴定后慢性病鉴定人员负责出具鉴定意见,由县合管办发放慢病卡,持有慢病卡的患者可以在上述三家医院门诊享受慢性病就诊报销,就诊必须到慢性病门诊,并作好门诊登记和门诊病历,使用慢性病专用处方。由医院直接补助。
(三)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防止新农合基金流失。
一是继续实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病人的监管;二是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三是完善公示制度,做到公开透明。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设立新农合公示栏,将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的补偿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可报费用和补偿金额,以及新农合有关政策、监督举报电话、群众意见与反馈等内容进行严格公示,每月公示一次。
(四)加强对监管员日常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从上半年监管员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今年的工作不如往年。总的来看,主动汇报工作的少了,主动请示问题的少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少了,请假空岗的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主要还是一些监管员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忘记了自己肩负的职责,在认识上出现了麻痹大意,工作上失去了主动性,没有真正认识农合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为此,必须立即坚决纠正这样的思想。新农合工作始终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注的焦点。不要以为没有检查就可以胡乱应付。每个同志的工作大家其实都看在眼里,工作的好与坏,领导心里最清楚。是否存在空岗脱岗、不认真审核、不按原则开展监督管理,其实领导都有所基本掌握了解。不要以为领导看不到,希望这样的同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拿工作当儿戏。今后希望同志们要在监管工作中坚持原则,违反规定的违反法律的事情不要做,红线不要去碰,一定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不要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今后,对于请假将明确规定,一是不能事后请假,特别是电话请假,有时要提前请假。临时有事除特殊情况外,电话请假一律不准。请假要有请假条。二是要实行请销假制度。请假写请假条,领导签批后,假期开始。假期到时间,向领导销假。三是
除婚、丧、病、产假外,每月事假不得超过3天。请假超过20天,当月的绩效工资扣除。请假超过2个月,停发工资。年终不参加考核,不发年终奖。四是查岗发现一次不在岗位也没有请假的,扣除当月绩效工资。连续三次不在岗位的,停职待岗。
(五)做好2012年新农合筹资工作。
提早宣传,为做好明年的筹资工作做好准备,有条件的乡镇要印制宣传单,书写宣传标语,大力宣传参加合作医疗受益的典型事例,在群众中掀起良好的新农合参合氛围。为新农合今年秋季收款做好准备。同时,各医院要加强宣传栏、公示栏建设。没有设置的要立即设置,认真做好公示和政策宣传,今后,对于不认真宣传政策和进行公示的定点医院将重点督察整改。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2011年工作总结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