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摘要:单看基金选择规模不靠谱?正文开始前郑重提醒:基金拆解系列只做基金基本拆解,不做投资标的推荐。 本系列选择拆解标的的方法和步骤有:晨星。com-基金筛选-选择基金公司-选择两个条件:“3年及以上3星+5年及以上3星”-按照5年评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进行。
2013国五条,2013国五条 刺激楼市
摘要:单看规模选基金也不靠谱?
正文内容开始前的郑重提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做基金基本拆解、并非进行投资标的推荐。
本系列内容选择拆解标的方式及步骤为:晨星网——基金筛选器——选择一家基金公司——选择“3年3星以上+5年3星以上”两个条件——按5年评级做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进行拆解。基金数据截止至文章撰写当天,具体日期在基金详情图当中有体现。
任何推荐本身都有极大局限性,投资决策只能由自己做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想表达认真看一只基金产品的基本步骤,由于每只基金历史信息不同,碍于文章篇幅有限并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如需全部详细资料,请自行查阅基金历年公告。误认本文为推荐基金标的文章,照此投资,盈亏请自负。把基金读成故事,让“理”财点亮生活。关于基金规模的问题,最近的感想和以前有点不太一样。选基金这件事儿,以前我也是喜欢“海选”的,因为省时、省力,只需要大概看几个关键问题就行了,用天天基金网就能完成。这种海选方法就是很多市面上在卖的理财课教的那样。比如把所有的偏股混合基金的全部名单拉出来,然后看近三年排名选出排名前20% 、之后再看近一年排名再选出前20%,这之后再去看基金规模。规模这件事儿,通常觉得偏股混合基金怎么着也得三四十亿、五六十亿这个意思,规模大过这个水平了,就默认可能会出现业绩钝化;规模达不到这个水平的,不管基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大概率是多少有毛病的。大概就是这么个思路吧,要去把规模偏小的基金都自动过滤掉别看。这种选基的方法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但是有没有问题呢?绝对有问题。像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基金经理,管理经验十年以上的这种,他的在管基金规模就很可能是超过这个规模水平、甚至远超这个规模水平的。但是人家的业绩依然很稳定,表现一直都挺好。这种基金就不该选吗?这种基金经理在长期的投资生涯里,有了自己稳定的风格,投资理念也被证实了是跟的上市场情绪转换的,虽然不怎么会出现在涨幅排行榜前列的位置上,但是胜在长期且稳定,每年都能保持20%以上的复合回报率。而且为了保证业绩,也在适当的时候会通过暂停申购或者暂停大额申购的方式去做规模控制,这种基金有什么理由不去选呢?回过头来再去看那些规模小的基金,以前真是对规模偏小的基金好感不足。规模超级小的当然就不用看了,2亿以下的这种自动排除掉绝对有道理,万一走着走着就清盘了呢?明明很多的基金都可以选择,实在犯不上非得跟这种标的较劲。但10亿左右规模的这种规模偏小基金,其实真的未必不值得选。这种规模水平的基金,如果一味用那个简单粗暴的海选标准去做初筛,很可能会让自己漏掉一些宝藏标的。对于基金来说,短期内因为业绩表现好、吸引很多钱进来、让规模暴增的情况是需要警惕的。短期业绩的耀眼,可能是因为基金经理的研究积累正好赌上了最近的市场情绪,如果往历史上去倒倒,基金在此之前的表现未必好;往未来看看,市场风格再转换了,能不能跟的上也不好说。但是就像今年,在众多基金业绩都不好的环境里,那些踏对了节奏的基金业绩异军突起,当然就特别容易吸引很多钱进来了。这时候,基金经理的研究储备是否跟的上、新进来的很多钱能不能成功投的出去、还能买的对、过些天市场风格转向的时候基金经理能不能判断的准,就是比较存疑的变量。相比之下,或许,只是或许哈,一些规模小的基金,只是因为公司没有投入很大的力度来做持续营销,这就让这只基金成为了可以被翻的那颗石头。凡事没有绝对,投资这事真的更是这个道理!如果大家都认一个理儿,认为这种方式能赚钱,那无数人都去用这个道理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这招可能很快就不好用了。这道理特别适用于对投资策略的判断,尤其是行为金融学给出的很多投资因子,绝对符合这个规律。真是大师们说的那样,并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只是一直在平衡而已,还是钻到最具体和细节的工作上,比较可能获得知识优势吧。这也是最近这段时间看了好几只规模偏小的基金之后,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以前的一些几乎固化了的观念,之后总结出的感受。并没有什么标准和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啊,就是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去慢慢做调整、慢慢找感觉。感慨好多是因为今天要看的这个华安安顺灵活配置混合的规模…又不大,如果放到以前可能一看这规模就觉得很没心气儿了~一、华安安顺的基本信息
数据来源:Wind
华安安顺灵活配置混合519909成立于2014年5月12日,成立至今7年,取得总回报249.82%,年化复合回报19.66%,截止2021年1季报规模9.47亿。晨星评级五年五星、三年四星,万得评级五年四星、三年四星。单看这个成立时间当然是太绝了!用上证综指去找一下这个时间,就是图中这个位置。眼看着再忍两个月,到2014年7月牛市就来了,此前长达几年的阴霾就要一扫而光了。
数据来源:Wind
而且单从基金建仓时候的成本考虑,这个时间也绝对很棒!过去A股市场是普涨市场,只要赶上了行情,几乎就是买啥啥都差不了。但是买的成本合适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赚得到,因为行情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涨不起来你就得等,等的过程可能艰辛又漫长,不止是散户,就连机构大佬们面对这个等待过程,也会揪头发,甚至还会闹出人命来。那最好的效果就一定是先在市场给机会的时候买在了合适的估值上,没过多长时间还就迎来了上涨,投资者觉得好棒,基金经理觉得安心,两相欢喜。这个2014年5月12号,就是这么个好时候没错了。只不过如果这是只新基金,那5.12成立就意味着得提前至少一两个月募集,当时的市场什么样呢,就是大家都不怎么看好后市的,因为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就是一次次的希望之巅、绝望之谷的来回折腾。看老基金的时候,一大爱好就是去搜一下现在还能找到的、当时市场上的市场观察和预测文章,真的挺有意思的。我们现在看这个5.12的时间心生欢喜,因为已经知道大牛市马上就要来啦,这个时候真是要努力去买的啊!但是当时,很多人都在预测5月份的市场还会继续下行的!理由是这样的:在经济增速下行、流动性环境趋紧的宏观背景下,IPO、大小非套现、二级市场融资缩量这些因素会让市场资金面进一步抽紧。创业板为代表的小市值超级成长股,当时的估值水平已经承载了过高的成长预期,意思就是估值太高了、这股票太贵了……这些话都没错,真是站在当时看真的都没错,GDP有破7风险、房价在2013年的国五条之后进入下行周期、社融低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就是当时市场上大家都认为股市还会继续下行的判断依据。股市的驱动因素是短期看风险偏好、中期看流动性、长期看基本面。这个时间点上,想让价值股走牛,真是缺少基本面的支持。但这会儿其实流动性环境有变化了!央行从以前的大水漫灌法改成了定向宽松法,不让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这些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地方去流。而且当时地产市场的调整,让信托地产需求降低了,这意味着以信托产品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调。无风险收益降低了,愿意投入到股票上的钱也就多了。就是这样的一个市场背景下,当时其实极少有人能关注得到这些有利变化的,因为A股牛短熊长的这个规律,一次牛市的热情在后来漫长的熊市里慢慢消耗光,人的心态和情绪是有惯性的,很难保证客观冷静的去分析当时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所以爱翻这些历史上的“预测”,就是很想提醒自己,别做这个预测的梦,只要让自己尽量冷静的去找到一点进可攻、退可守、能清楚认识自己手里有什么牌的方法就已经够了。回到华安安顺灵活配置混合上来看,这个2014年5月12日的成立时间其实只是这基金的转型时间而已,没错,华安安顺又是一只超牛的老基金!
数据来源:Wind
之前在看安信的时候就提到过,当时封闭式基金那个年代里,基金安信和基金安顺的地位很高,说相当于现在的易方达中小盘和蓝筹可能有点夸张,但对当时玩封基的老基民来说,这两只基金的影响力非常大。
数据来源:Choice
去对比上证指数1999年6月15日-2014年6月6日基金转型之前的净值表现(前复权),老安顺确实看起来很牛,尤其是2006-2007这轮大牛市之后,简直就是一骑绝尘。不看交易价格看基金净值的话,到2014年6月6日,已经达到8.8684元/份。管理这只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就是大名鼎鼎的尚志民。
数据来源:Choice
老安顺1999年成立,封闭期15年,到2014年刚好封闭期满,于是转型成立为现在看到的华安安顺灵活配置混合,转型之初不到1年的时间里,还是尚志民继续在管理。转型之后这些年的同类基金排名表现是这样的:7年完整数据的176只同类基金中,排名64;
近5年完整数据的863只同类基金当中,排名87;
近3年完整数据的1658只同类基金当中,排名241;
近2年完整数据的1812只同类基金当中,排名311;
近1年完整数据的1900只同类基金当中,排名224;
近半年完整数据的1979只同类基金当中,排名448。灵活配置基金和偏股混合比起来在仓位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市场好的时候可以all in股票,市场不好的时候可以去all in债券,所以才叫灵活配置。也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这些年灵活配置基金的数量的暴增真是通过这个同类基金排名的基数能看的一清二楚。但持仓灵活也同时意味着对基金经理择时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特别可惜的一点就是真的有显著择时能力的基金其实数量特别屈指可数。2020年的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公募基金报告还没到手,这书可能是太抢手了,买了好几家店都缺货,好不容易拼到了发货速度还超级慢。灵活配置基金的投资范围就是很简单:1、至少5%的现金+短债保证流动性的;
2、0%-95%的股票根据市场状况灵活调整;
3、债券什么的其他资产随便投,主要盯着股票剩下的持仓空间去用。所以这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就比较谨慎了:中证800指数收益率*50%+中国债券总指数收益率*50%中证800指数就是沪深300+中证500,代表大盘+中盘的意思,中债总指数就是覆盖范围最广泛的债券指数。业绩比较基准设置成五五开,基本表达的也就是我们这基金要根据市场情况去择机而动~从这个转型至今7年以来的同类排名去看,华安安顺最差也是在前25%的区间里,这种表现放到同类基金数量猛增的环境里去看,就还是不错的。因为凡是新基金出来,一般都会努力的去跑比较好看的短期业绩,新基金又没有历史包袱,只要赶上好的行情或者是基金经理的冲劲很足,就可能会在短期做出特别亮眼的成绩来。新秀倍出就会给老基金构成一定的压力。当年老基金安顺转型的时候,是带着基金安顺那30亿出头的资产过来的,2014年转型那会儿又新募集了10多亿,这样一共攒了43亿多的总资产净值家底儿。但是因为之前的老基金安顺净值并不是1块钱,所以为了拉平原来老持有人们和新加入的持有人的基金净值,就做了一次拆分:
数据来源:Wind
这次拆分在基金的净值上是有表现的 ,就是图中红色方框圈出来的这个位置的单位净值变化:
数据来源:Wind
转型之后的净值走势都拉出来看了,7年时间从1块钱涨到了3块多,其实也真是还行了,但就是规模好尴尬……
数据来源:Wind
份额表现就看的挺清楚了,从最初的40多亿份一直降降降,到现在才剩下2.9亿多份。总资产净值也是从最初那43.38亿经历了磨难重重,转型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10亿以下,包括现在。
数据来源:Wind
持有人结构上来看,基本都能对应的上,就是比较依赖机构持有比例来撑起份额门面。
数据来源:Wind
在2018年基金规模很惨的时候,熟悉的单一持有人比例超过20%的情况就又出现了。
数据来源:Wind
这看起来就真是……为什么华安的老基金们特别爱出现这种情况!?净值、回撤和基金经理就留到下篇里细看吧~每周一-周四18:00,拆解基金,学会细读产品,让选基不再焦虑!基础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投资,盈亏自负。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2013国五条,2013国五条 刺激楼市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2013国五条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