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因疫情延迟推迟发工资通知,疫情工资推迟发正常吗,在疫情期间,企业延迟工资发放是合理的,但延迟工资发放一般不能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并且与劳动处协商处理。疫情期间的工资是可以延迟发放的,各地人力资源部已经就这个问题及时进行了公告,可也明确规定企业延迟发工资的时间最长就是30天,
因疫情延迟推迟发工资,最近不少朋友在找疫情工资推迟发正常吗的相关介绍,法律界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因疫情延迟推迟发工资通知:
在疫情期间,企业延迟工资发放是合理的,但延迟工资发放一般不能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
并且与劳动处协商处理。
疫情期间的工资是可以延迟发放的,各地人力资源部已经就这个问题及时进行了公告,可也明确规定企业延迟发工资的时间最长就是30天,而且决定延迟发工资的是事应该跟职工代表和共辉进行协商的,真的有困难的,可以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0%付工资。
疫情期间可以延迟发工资,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并经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此外,企业还可以停工停产,安排员工待岗。并与员工协商一致签署待岗协议。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月内的,应按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月的,应该按照不低于工作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进行支付。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疫情期间社保会断交吗?
疫情期间社保不会断缴,因为相关的规定,比如说我们国家人社部门所发布的关于妥善处理好新型冠状肺炎期间疫情感染的通知,当中明确规定社会保险可以通过网络缴纳或者是在疫情解除之后补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2、疫情推迟发工资合法吗:
在疫情期间用人单位延迟发工资的行为是不违法的,也不需要承担逾期支付工资的任何法律责任,因为疫情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的,但是,企业延迟发工资的行为必须要跟职工协商,而且超过一个月的话是不合法的。
疫情期间工资延迟发放的行为是不违法的,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并经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此外,企业还可以停工停产,安排员工待岗,并与员工协商一致签署待岗协议。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月内的,应按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月的,应该按照不低于工作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进行支付。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适用相关民事法律规范。在正常情形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以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支付工资。
现因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用人单位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系因延长假期无法复工导致,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属于不可抗力。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单位虽不构成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仍应当在复工后立即向劳动者补发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以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单位虽不构成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仍应当在复工后立即向劳动者补发工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因疫情延迟推迟发工资通知,疫情工资推迟发正常吗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