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修改了哪些内容,民法典新修改的法条有哪些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3-02-20 07:36:13

导读:民法典修改了哪些内容,民法典新修改的法条有哪些,法律分析:《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

民法典修改了哪些内容,民法典新修改的法条有哪些

民法典修改,最近不少朋友在找民法典新修改的法条有哪些的相关介绍,法律界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民法典修改了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
《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最后正式颁布的民法典与之前民事单行法律、司法解释条文相比,新增148处,实质性修改200余处。
其中,《民法典》总则编共10章、204个法条均从《民法总则》承袭或修订而来。绝大多数修订均为非实质性修订。主要新增了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规定,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对监护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民法典》物权编共5个分编、20章、258条。该编大部分法条从《物权法》和《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等承袭或修订而来,实质性的修订主要集中于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抵押权、质权等章节;并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增加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适当降低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特别是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维修资金的表决门槛,并增加规定紧急情况下使用维修资金的特别程序;此外,还增加规定居住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等。
《民法典》合同编共3个分编、29章、526条。该编大部分法条从《合同法》、《担保法》、《合伙企业法》、以及《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等承袭或修订而来。其中实质性修订主要集中于通则编、保证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以及合伙合同等章节;此外新增法条70个,主要涉及通则分编中关于债的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的规定、典型合同分编中关于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保理合同的规定以及准合同分编中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具体规则等。
《民法典》人格权编共6章、51条。由于我国之前并没有人格权法,因此该编大部分法条都是新增条款。从民事法律规范的角度规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内容、边界和保护方式,
《民法典》 婚姻家庭编共5章、79条,大部分法条是从《婚姻法》、《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收养法》的相关规定承袭和修订而来。其中有32个法条为实质性修订,此外新增8个法条,主要涉及关于亲属、近亲属以及家庭成员范围等界定、婚姻撤销的相关规定、增设夫妻家事代理权、明确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的范围以及重大疾病婚前告知义务、离婚“冷静期”等方面的规定。
《民法典》继承编共4章、45条。该编大部分法条是从《继承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承袭或修订而来。其中,实质性修订16个法条,主要是扩大了遗产范围、明确了放弃遗嘱需要以书面形式、增设了宽宥制度、增加了遗嘱继承的形式、扩大了代位继承制度的适用范围、明确了归国家所有的遗产用途;并新增7个法条,主要是新设遗产管理人制度,包括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指定、职责及责任等。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共10章、95条。该编大部分法条是从《侵权责任法》《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信息网络侵权司法解释》《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承袭或修订而来,还有部分条款参考了《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其中实质性修订44条新增8条,完善了完善预防高空抛物的侵权责任制度、公共道路管理人的义务及侵权责任;新增了“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和侵权赔偿制度”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民法典新修订了哪些内容:

民法典修改了关于民法总则,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收养法等七大法律的部分法律条文,使其更符合当代中国的民情,是法官在判决时有法可依 ,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在物权编中引入居住权、明确禁止性骚扰等,被认为是中国民法典的亮点 。
一、民法典的特点有什么?
(1)它是一部典型的早期的民法典。民法典明确表述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法原则,阐明了私有财产无限制、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三大民法原则的含义,这是与自由竞争经济条件相适应的。
(2)反映出改革原则和传统之间的妥协、折衷。民法典保持了改革的精神,特别是在保证经济关系发展所必要的问题上。
(3)注重实际运用。法典没有总则和过多的抽象概念,实际规范简洁明确;很少有弹性概念,司法机关执行法典时裁量余地不大;法典具体编排不强调科学性和严密性,而是从使用方便出发。
(4)语言通俗易懂,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法律文风。
二、我国民法典的鲜明特点
1、坚持人民立场。
2、体现人文关怀。
3、传承中华文化。
4、彰显时代精神。
三、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有七个方面:
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2、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 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3、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4、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5、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6、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7、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针对民法典修改了哪些内容,民法典新修改的法条有哪些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