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18 23:14:30

导读:一、挪用公款500万判多少年
1、挪用公款500万,构成挪用公款罪,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拒不退还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

一、挪用公款500万判多少年
1、挪用公款500万,构成挪用公款罪,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拒不退还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同时行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还因此获得收益;
2、客观要件。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3、主体要件。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4、主观要件。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但其主观特征,只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挪用公款,

在某一国家单位会计本人挪用公款110万元,是从出纳手中转账到会计本人账上,现会计给出纳出具了挪款说明,说明挪用了哪些款项,会计找出纳转账时说是上缴职工住房公积金,上缴财政,实则会计用此钱炒股亏空,无还款能力,问出纳会担刑事责任吗?如果担会担多少。

娄底律师为您解答:

根据我阅读你的材料,及结合我以前办理过一个这样案件的经验,给予一下答复:

要认定出纳有没有责任要结合一下两点:

第一,出纳是否明知他(会计)挪用公款的事情,甚至是否有串通的意思表示。如果有就肯定构成挪用公款的共犯,如果没有,还要结合下面第二点看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二,会计拿钱是否符合你单位平常提款程序。就是说,会计让出纳转账是否符合你单位转账程序,即有无其他相关领导签字确认。

综上,如果出纳没有串通的意思,且转账程序符合你工作的转账程序。出纳不承担刑事责任,相反,只要违反上述两点中任何一点,出纳都有构成共犯的风险。

追问:出纳不知道会计把公款挪用去干什么,是后来会计说了才知道的

回答:那也就是说出纳不符合第一条,是否明知的情况。

如果说,第二条,出纳给会计汇款的时候,程序符合你单位一般流程的话,出纳就不承担此次挪用公款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说会计在不符合单位转账程序的情况下给转账,出纳要承担的不是刑事责任。顶多就是个民事赔偿。因为出纳的审查不严过错导致公司蒙受经济损失,所以出纳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非刑事责任。

上面的法律意见是我在处理一位高校出纳的案件,总结出来的认定标准。希望能给你帮助。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法律界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挪用公款,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挪用公款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