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分类,事故分类四种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18 20:10:06

导读:“事故”的分类依据有很多,可以按照多种依据继续分类,具体如下: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

“事故”的分类依据有很多,可以按照多种依据继续分类,具体如下: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

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等。

2、根据《企业职工事故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规定,按伤害程度分类为:

(1)轻伤:指损失1个工作日至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2)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作日;

(3)死亡:指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工作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寿命计算出来的。

3、受伤性质分类:

受伤性质是指人体受伤的类型,实质上从医学角度给予创伤的具体名称,常见的有:电伤,挫伤,割伤,擦伤,刺伤,撕脱伤、扭伤、倒塌压埋伤、冲击伤等。

4、事故损失分类(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对“事故”进行分类的方法原则:

1、安全生产事故分类的一般方法有两种:

(1)经验式的实用主义的上行分类方法,由基本事件归类到事件的方法。

(2)演绎的逻辑下行分类方法,由事件按规则逻辑演绎到基本事件的方法。

2、对安全生产事故分类采用何种方法,要视表述和研究对象的情况而定,一般遵守以下原则:

(1)最大表征事故信息原则。

(2)类别互斥原则。

(3)有序化原则。

(4)表征清晰原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事故

事故分类四种

事故分类,事故分类四种

安全事故划分为哪几个等级?

4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安全事故赔偿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执行。具体情况咨询当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电话12333。会得到具体明确的答复的。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以上就是小编对安全事故及其等级的一些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安全事故纠纷而需要帮助时,在法律界网上有很多律师,任何问题都可以来网站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事故分类,事故分类四种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事故分类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