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构成要件是: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的强制性规定,存在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2、在主体上,构成本罪的为一般主体,可能是年满十六周岁并且具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构成要件是: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的强制性规定,存在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
2、在主体上,构成本罪的为一般主体,可能是年满十六周岁并且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单位也有可能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弹药,而故意隐藏不交。
4、在客观方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
5、依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持有枪支罪量刑标准
一、非法持有枪支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
(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的;
(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
(五)非法持有、私藏的弹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
“私藏”,是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私自藏匿所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且拒不交出的行为。
二、怎么认定非法持有枪支罪
1、非法持有枪支罪与非罪的区分
根据本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应认为是犯罪,可以依照其他有关规定处理。同时,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1)要把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与未携带持枪证件而携带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显然也违反了枪支管理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25条的规定,对未携带持枪证件的行为,由公安机关扣留其枪支、弹药,而不能认定为本罪。
(2)要把本罪与在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依法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44条的规定,应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并没收其枪支、弹药,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但不构成犯罪。
2、非法持有枪支罪与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对象不尽相同。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不包括爆炸物;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犯罪对象包括枪支、弹药、爆炸物在内。
(2)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不同。本罪表现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表现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
3、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与私藏枪支、弹药罪的界限
其主要区别在于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拥有、携带、佩带或者以其他方式公然拥有、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后者表现为私自藏匿枪支、弹药的行为。前者行为是公开的方式,后者行为则是秘密的方式。
关于非法持有枪支罪立案标准的内容,法律界网就为大家整理到此。应当注意的是,枪支无论是他人赠予的,还是拾来的,或者是自己曾经合法配带、以后应交未交的,只要是未经合法批准而私自持有,都属于本罪所要求的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如果您被控非法持有枪支罪,一定要聘请律师为其辩护,争取宽大处理。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非法持有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罪量刑标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非法持有枪支罪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