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了逃避国家政策、法规和规定从而使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中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都可以认定为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偷漏税数额巨大的当然属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其他还以
为了逃避国家政策、法规和规定从而使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中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都可以认定为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偷漏税数额巨大的当然属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其他还以走私、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发票等,已经触犯来刑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危害行为的概念
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有哪些
基于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实施的客观上侵犯法益的身体活动。
危害行为三特征:
有体性:身体活动包括举动和静止,不包括犯意形成与流露。
有意性:《刑法》只调整有意识和有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而不包括反射动作、睡梦中的举动等等。
有害性:《刑法》只禁止在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社会无害的身体举止不会被规定在《刑法》中。
《刑法》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以上内容由法律界网小编整理。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危害行为,危害行为的概念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危害行为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