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分离是什么意思,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15 20:25:58

导读:1、证照分离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2015年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


1、证照分离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2015年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决定在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2、2018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表示,将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 。 10月10日,《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发布 。12月1日起,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推动523项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
3、2021年6月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要求自2021年7月1日起全国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证照分离是什么意思,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国家今年来很多制度开始改革,证照分离政策给人们提供很多的便利,关于证照分离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相关消息,下面就由法律界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证照分离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

3月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在会上总结了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的突出成效,并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介绍了工商部门下一步工作重点。

全国推开“证照分离”,降低准营门槛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注册资本实缴改为认缴制,“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众创空间”等改革,降低了兴办企业的资金、场地门槛。“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多证合一”改革,使涉企证照大幅精简。“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目前已将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开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取得突出成效。

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热情。2014年以来,截至2017年底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4万多户,其中日均新登记企业1.37万户,2017年增长更快,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66万户。

虽然商事制度改革成果突出,但投资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比如,企业面临“准入不准营”等问题突出。2017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清理116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做法推广到其他10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区。

通过上文的解释,我们知道国家通过证照分离政策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激发了很多人的创业激情,市场不断增加,竞争力也就不断提升。以上这些就是法律界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如果还有疑问或者是进一步的要求,可以咨询法律界网相关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证照分离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证照分离是什么意思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