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官方说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
官方说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的一种方法。
“所得税费用”这个科目是归会计管的,但是“应交税费”是由税务局管的。
假设会计算出本期“所得税费用”是1000,那么本来“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科目也应该是1000,但是税务局最近指标压力比较大,于是要你交1500。老板很不爽但是税务局是爷爷惹不起啊,于是1500出去了。
但是费用却只产生了1000,差了500会计表示不平怎么办嘛,于是增加了个“递延所得税资产”,挂在了帐上。这“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理解为税务局给你打的欠条,但是不还,只能抵扣。
递延:
从时间维度上看,递延是现在和未来的一个平衡,现在多交了以后必定少交,这样形成的是一项递延资产(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减少,相当于经济利益的流入),反之现在少交了,未来会多交则形成递延负债。
从会计和税法横向比较来看,按税法比会计多交了,形成递延资产,按税法比会计少交了,形成递延负债。如果有费用当期发生,税局当期不认,非要你以后认,这种情况下表示税局给了你一个以后抵扣费用的权利,相应的未来缴纳的所得税款就会降低,所以恭喜你。
可以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资产啦。其实此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就和“长期待摊费用”这个科目很相似,长期待摊费用就是披着资产外衣的潜伏在资产负债表的费用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同理去理解。
如果有费用发生,税局当期让你抵扣的费用超出了会计账面记录的费用,这种情况下未来你要把这部分超额抵扣的费用吐出来,相应的未来缴纳的所得税款就会增加,这个时候就得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递延所得税负债就相当于“预提费用”科目(此科目虽已经取消,但可拿来理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
最近有好多企业在法律界网提问的就是关于递延所得税是如何处理的,这个企业的会计是会进行做账的,这个是具有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关键是还可以抵扣企业的亏损的,下面就由法律界网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有关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的。
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本科目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商誉”等科目。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二、本科目可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商誉,借记“商誉”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面就是关于递延所得税的相关财务处理方法的,一般情况是分类处理的,暂时抵扣税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性的,会计在处理的时候是要分目录记录的,还要建立资产负债日表的,想要咨询更多关于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就找法律界网在线律师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