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空气是不可作为商品的是具有公共性的物。空气经过加工,变成了商品,自然就应当受到监管。一是商品的生产销售都是有专门的技术标准的,但空气的质量标准怎么判断,比较难;二是空气作
空气是不可作为商品的是具有公共性的物。空气经过加工,变成了商品,自然就应当受到监管。一是商品的生产销售都是有专门的技术标准的,但空气的质量标准怎么判断,比较难;二是空气作为直接吸入人体的商品,必须确保其不会被人利用,以免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三是这种商品的质量评价不好做。
希望有关的主管部门也要多调研、了解情况,给这些新兴的商品一些更好的发展空间。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混合气体。它由78%的氮气、21%氧气、还有1%的稀有气体和杂质组成,其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其中氧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使得空气具有氧化的作用。几乎所有化学燃烧和生理呼吸都需要氧。空气中的氧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在整个地球历史中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的总量约是今天空气中氧的总量的20倍。
卖空气的陈光标
“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的空气,大袋30元,小袋10元。”3月19日是星期六,广东珠三角各大城市的市民纷纷驾车逃离城市,向粤北地区韶关、清远等地进军,来个两天避霾游。位于粤桂湘交界,森林覆盖率位居广东第一的连山壮瑶自治县,迎来了众多避霾游客。一些山民也突发奇想,边卖山货边做起了“空气生意”。(3月20日《北京青年报》)
干净的水,没有污染的空气,绿色生态的食品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时下,生活于城市里的人,不仅在“喝的”和“吃的”方面力求健康有益,更愿意在闲暇休憩的日子,纷纷驱车上山下乡,以尽可能地换换“吸的”环境。由此冒出的“山民卖空气”,居然还真的做成了几笔“生意”,我却不认为这是始作俑者的钻钱眼表现。
的确,早在粤北山区的“山民卖空气”之前,历来高调行善的陈光标,就搞出过10元一罐的“标叔卖空气”创意活动。通过陈光标的身份背景,也许很多人能够深信,他的“卖空气”举动,无非是在换个方式倡导绿色和环保;但我要说的是,大袋30元、小袋10元的“山民卖空气”,可谓与标叔异曲同工,其着眼点也是为了提醒世人,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一、“山民卖空气”并非钻钱眼。首先,这从山民们对大山空气的“粗放经营”可见一斑。应该说,游客们听闻这里的“卖空气”之事后,以后只需稍稍有样学样,备上几个保鲜袋来到山里,就能随心所欲地想装几袋就装几袋“好空气”回去,也便断了“山民卖空气”的财路。所以,这与其说是部分山民的钻钱眼、辟财源,倒不如讲是突施奇招在推销自己的“好山好水好空气”。
二、“山民卖空气”并非钻钱眼。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异的空气质量,显然不能简简单单地靠着“罐装”或“袋装”,便可轻轻松松地“搬运”出去。对此,有网友就提出了疑问:把一袋袋的“好空气”装回城里,保鲜袋的气味难道不会影响了空气质量?再说了,如果“卖空气”真的成了一种“生意”,谁来监督检验,要不要开票收税?可见,山民们或许不懂“行为艺术”,而事实上,这差不多就是一种“另类宣传”了。
三、“山民卖空气”并非钻钱眼。再次,好的生态和环境,虽说难以完全做到用金钱来衡量,但却已经实实在在地显示出了其“有价”的一面。且不说风光秀丽的山水名胜景区,总是吸引着各地游人纷至沓来;时下兴起的节假日进入大山“避霾游”,这当然也昭示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刚刚有则报道说,近日举行的陕西全省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会上,有家医院为吸引人才特意打出了环境牌,“没有雾霾,没有蔬菜污染,没有水污染,山清水秀石泉县欢迎你”的宣传语,着实让许多应聘者眼睛一亮。
我们深知,霾情逞凶时,谁也躲不过。那么,“山民卖空气”的奇异做法,其实就是在警醒一些地方,就生态环境而言,“钱”真的不是万能的,唯有看似寻常的不受污染的水、空气和食品等,才更能映衬和折射决策者的目光长远、治理有方。因此,老百姓的期望其实挺简单:你若做不到保护“绿水青山”,也就且慢来吹嘘“金山银山”!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卖空气,卖空气的陈光标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卖空气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