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就已经初步并轨了。那么,还有哪些人没有并轨呢?
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退休人员被分为了“老人”、“中人”和“
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就已经初步并轨了。
那么,还有哪些人没有并轨呢?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退休人员被分为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群体,按照“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措施分别对待。
其中改革之前就已经退休的“老人”没有任何影响,按照现有待遇继续发放养老金,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按照新机制发放待遇,他们正常感知不到影响,因为离他们退休的时间还有好几十年。
而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群体,他们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身处改革漩涡中心的他们,养老金肯定不能够再按照老办法发放,但是因为实际缴费年限短,也不能直接按照新办法计算。
养老并轨时间
所谓养老金并轨,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14年12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做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中首次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报告称,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
1、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
2、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
3、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
4、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
5、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养老并轨,养老并轨时间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养老并轨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