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会计分录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07 11:51:51

导读:对长期借款的利息计算,我国目前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法。单利是指在计算借款利息时,只按借款本金计算利息,其前期产生的尚未偿付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计息制度。其计

对长期借款的利息计算,我国目前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法。

单利是指在计算借款利息时,只按借款本金计算利息,其前期产生的尚未偿付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计息制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借款利息金额=本金x利率x期数

由于长期借款的金额一般较大,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重要性原则,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需要在每期期末逐期计提。每期计提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期借款利息=本金x相应期限的利率

复利是指在计算借款利息时,不仅本金需要计算利息,而且前期未付的利息并入本期本金滚动计算利息的计息制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借款期内利息总额=本金x(1利率)期数-本金=本金x[(1利率)期数-1]

当期借款利息=(本金截至本期期初累计未付的利息)x相应期限的利率

按照国际惯例,长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按复利法计算。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常常根据借贷双方的约定,采用单利法计算利息。

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一)取得长期借款

企业借入长期借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如存在差额,还应借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

(二)发生长期借款利息

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利息费用应按以下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

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长期借款的应付利息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长期借款会计分录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会计分录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使用期超过一年的款项。长期借款与其他的借款方式一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分类。

一、按照付息方式与本金的偿还方式。可将长期借款分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长期借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长期借款笔分期偿还本息长期借款;

二、按所借币种。可分为人民币长期借款和外币长期借款。

三、按照用途。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更新改造借款、科技开发和新产品试制借款,等等。

四、按照提供贷款的机构。可分为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等。

政策性贷款一般指执行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银行向企业发放的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指由各商业银行向工商企业提供的贷款。

保险公司贷款是由保险公司向企业提供的贷款,其期限一般比银行贷款长,但利率较高,对贷款对象的选择也较严格。

此外,企业还可以从信托投资公司取得实物或货币形式的信托投资贷款,从财务公司取得各种中长期贷款,等等。

五、按照有无担保。可分为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

信用贷款指不需企业提供抵押品,仅凭其信用或担保人信誉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是指要求企业以抵押品作为担保的贷款。长期贷款的抵押品常常是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股票、债券,等等。

长期借款的借贷双方会订立契约,规定借款的数额、利率、用途、偿还期限、偿还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其金额一般较大,且多附抵押条件、担保要求。因此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审阅有感觉一击率及协议,核对帐簿和凭证来对长期借款进行审计。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会计分录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长期借款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