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2018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05 20:33:17

导读:法律分析: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

法律分析: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

法律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第九条 纳税人必须将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合理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指多个部门为同一成本对象提供服务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种投入可以制造、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劳务的联合成本。

直接成本可根据有关会计凭证、记录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间接成本必须根据与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成本计算对象的产量等,以合理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中。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2018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2018

企业所得税是一种很常见的税收种类,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在税收上应该怎么进行扣除。这也是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大家需要依照规定来进行办理。对于这个问题,法律界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方法

1、公益性捐赠: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3、社会保险支出

(1)基本保险: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补充医疗、补充养老: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3)其他保险:人身安全保险费、财产保险据实扣除。

4、借款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三、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以上就是相关的内容介绍,对于不清楚的朋友就要做好相关的了解。才能知道关于企业所得税在进行税前扣除的相关内容,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大家需要仔细看看本文。如果您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界网专业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2018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