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产假 国家规定,陪产假国家规定多少天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03 18:57:50

导读:不论是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都可以享受陪产假。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各地相继修订最新生育条例,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同时,将取消原来的晚

不论是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都可以享受陪产假。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各地相继修订最新生育条例,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同时,将取消原来的晚婚晚育假调整为奖励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妇女,除国家规定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30天奖励假;而配偶的陪产假也调整为10-15天,甚至25天。配偶陪产假期间工资,应当由用人单位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所有劳动报酬发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第七十六条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陪产假国家规定多少天

陪产假 国家规定,陪产假国家规定多少天

产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假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用人单位不休产假的情况。实际上我国法律对于产假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那么陪产假新规定的内容是怎样的?那么,接下来法律界网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2022年陪产假国家规定是什么

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中,目前对女职工休产假的具体规定为98天,而男方陪产假是根据各地正则不同,陪产假天数也不同。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陪产假,指的是希望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男性带薪陪护假,为女性分担生育责任提供机会保证,将会是立法理念的一个重大飞跃,表明在性别平等方面的立法朝着先进的理念又迈出了一大步。但是男性陪产假并不是各个地方都有的。虽然个别省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近似于陪产假的规定,但是,究竟如何实施,还要看当地的政策。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法律地位也不高。当然,还存在有的地方有陪产假,有的地方没有陪产假的情况。

以上就是法律界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知识,如果您还有更多的疑问,可以咨询法律界网专业律师,或者直接委托法律界网律师帮您摆脱法律困境。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陪产假 国家规定,陪产假国家规定多少天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陪产假 国家规定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