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张强律师 法律咨询 2022-03-04 06:14:47

导读: 一位身着军装的白发老兵站在镜子前,庄严敬礼。军装上的军徽异常闪亮,老人神情肃穆严肃。这一幕被一旁的记者永远记录了下来。 老英雄的名字叫孙顺明。现在60多岁了,不能工作了。但是他家里的媳妇赶出 家门不愿意养活自己。 图一这个村子的人都很愤怒,鄙视孙家媳妇的做法。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一身戎装的白发老兵站在镜子前,庄严地敬礼,军装上的军功章闪耀异常,老人的神情庄重严肃,这一幕被一旁的记者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这位老英雄名叫孙顺明,如今已经年近花甲,不能劳作,而家里的儿媳妇却将自己赶出了家门,不愿意赡养自己。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

对此村里的人都十分气愤,鄙夷孙家儿媳妇的做法,热心肠的村民纷纷支援孙老汉,关注孙老汉的生活,给他各种日用品和食物,帮助他渡过难关,可是这样的日子对老人的身体和精神摧残很大,年届七旬的老人生活十分艰难。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给孙老汉发放了30万元,镇里的领导也赶来关切孙老汉,给他进行了妥善的安排。

这件事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村民们都在好奇孙老汉的过往,一些年岁很大的老人还记得这件事,向后辈们娓娓道来了事情原委。

英雄暮年,儿女不孝

乡亲们只记得那是在

1973年

,孙顺明在部队打拼数年,低调地回到了家乡后,用他在部队的津贴和立下大功获得的奖励在家乡娶妻生子,还起了瓦房,住进了新房子,在转业后安稳的生活。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2

当时的新中国还没有经历改革开放春风的洗礼,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是十分贫穷,轻易不会盖房子,这番见到孙顺明回家之后就能够盖得起房子,说明他在部队混的很不错,手里有钱。

于是一些生活困难的人开始频繁接触孙顺明,拐弯抹角地找他借钱。而对于贫苦乡亲们的面容,孙顺明没有一丝不耐,总是细心地询问乡亲们家庭的情况,并且会给予乡亲们一定数量的钱财,无私地帮助他们。

孙顺明自己很清楚,自己小时候受过乡亲们的恩惠,如果没有这些淳朴的乡亲,自己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而对于孙顺明的回馈,

乡亲们都是淳朴的农人,没有什么坏心思,

都将这份感情记在心里,平时都尊重孙顺明的想法,邻里关系也很和善。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3

孙顺明也不是什么跋扈的人,对于乡亲们都非常好,并且还依靠在部队里当兵的见识,平时会经常帮助乡亲,回馈家乡,生活安稳幸福,令人羡慕。

可孙顺明还是没能躲开厄运,妻子在结婚生下孩子后便因病早逝,留下了两个儿子。

没有再娶心思的孙顺明便独自一人抚养儿子,又当爹又当妈,辛苦拉扯孩子成人

,这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等孩子渐渐长大,也到了娶亲的年纪,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孙顺明将这些年靠种地谋生所得都拿了出来,竭尽全力为两个儿子铺路。

在孙顺明的张罗下,两个儿子都顺利娶妻生子,各自组成了小家庭,而孙顺明年纪还不大,有劳动能力,

因此也没有向儿子们伸手要钱,反而时不时补贴一些给儿子,平时儿子家中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孙顺明都会去搭把手,不求回报,尽到了为人父母的义务,是一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4

孙顺明所求的就是在自己年老体衰之后,儿子可以赡养自己,让自己有个容身之处,并不至于饿死街头。

然而,

孙顺明的这一简单愿望也未能实现,他辛苦忙碌了一辈子,早些年照顾儿子,儿子们成家立业之后又处处帮助儿子,但是换来的却不是颐养天年,而是儿媳妇赤裸裸地嫌弃,是无情的扫地出门,这也就是我们之前说到的这一幕。

不得不说孙顺明老人这一生过的也是孤苦,为何这样说呢?这就要从他的童年说起了!

出生战乱,少年父母双亡

1942年,孙顺明出生在河北,自小家境贫寒,年幼时经历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吃不饱穿不暖,生活艰难。并且当时河北处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人民的反抗也十分激烈,孙家的日子很不好过,但是孙顺明的父母还是给予了他无私的爱,在艰苦环境下依旧幸福快乐地生活着,就这样孙顺明五岁了。

不幸又降临在孙顺明的身上,

他的父亲突然患上了重疾,在缺医少药的战争年代,一个农民实在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5

而失去了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孤儿寡母,只能在冷酷的世界上艰难求活。母亲为了儿子,不辞辛劳地帮人做工,贴补家用,年幼的孙顺明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是,命运是那么的无常,

孙顺明不得不接受另一个噩耗,孙母因为操劳过度,终于无法继续支撑,病倒了。

家中一贫如洗,实在无力支付治病的钱财,孙母也在不久后离开了他。成为了孤儿的孙顺明无依无靠,只能依靠同村的村民给予帮助,就这样,孙顺明在他人的帮助下成年了。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6

经历过人世间苦痛的孙顺明非常懂事,他从不奢求其他,只希望能够健康平和地生活下去,做完自己的事情之后,他就会努力帮助其他人,偿还村民们救命的恩情,村民们也是十分喜爱他。

应征入伍,保家卫国

孙顺明最初萌生当兵念头来源于一次进城赶集,他第一次跟随长辈来到了县城里,见识到了城市的繁华。最令他震撼的是1958年志愿军归国时的盛况,

1950年6月

,朝鲜战争爆发后,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狠狠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这番胜利凯旋回国,

孙顺明亲眼目睹了百姓夹道欢迎志愿军战士的情景,他的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我要去当兵!保家卫国!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7 志愿军归国

回到村里,孙顺明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当兵的念头始终散不去。于是,孙顺明托长辈四处打听,苦苦哀求,终于征得了长辈的许可,来到县里的征兵处,报了自己的名字。

但因为没有上过学,

不识字的孙顺明无法写出自己的名字,只能向登记员口述,登记员的疏忽将孙顺明的名字写错了。这么一个疏忽,给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年仅16岁的孙顺明就这样正式入伍,入伍后的孙顺明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新兵训练,表现出色。不久后就奉命跟随部队开拔,前往重庆涪陵去进行土工作业。由于当时部队的保密性质,指战员们并不清楚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在挖山洞,在进行防御工事的挖掘。

直到多年后,孙顺明才了解到当初他们挖掘的工事是为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准备的。

土工作业完成后,部队又有了新的任务,他们要去援建西北地区,担任西北的保卫工作。之后部队的调动再次来临,孙顺明需要前往喜马拉雅山,在那里进行战备工作。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8

由于喜马拉雅山处于青藏高原,气候十分恶劣,部队的战士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纷纷患上了高原反应,经常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但是孙顺明以及其他将士们顽强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毫不松懈。

当时中国与印度方面关系紧张,印度在各个场合挑衅我国,而且还妄图越过国境线,侵犯我国领土。

与国家利益相比,恶劣的自然环境算不上什么,边疆战士们时刻保持警惕,保持训练,枕戈待旦,准备御敌。

印度一直对我国的西南地区虎视眈眈,想要拿下我国的西南地区,终于,他们忍耐不住自己的野心,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1962年9月20日

,印度边防部队悍然越过了边界线,入侵我国领土。对驻守在西南边境的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袭击。虽然我国对印度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但是印度的举措实在太过大胆,我们没有做好充足准备,边境的部队没能迅速集结,一些巡逻的战士惨遭杀害。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9

可尽管敌人来势汹汹,孙顺明依旧牢记使命,像一颗钉子一样扎根在阵地上,勇敢地抵御着印军。

印军早有准备,士兵装备齐全,对孙顺明所在的班来说压力巨大,但孙顺明等人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他们依靠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和数倍于自己的印军展开缠斗,

不断阻挠印军前进的步伐,甚至凭借着默契的配合屡次击溃了印军的进攻,牢牢地守卫着祖国的领土

可印军准备充分,直接派出了大量的兵力围追堵截,将孙顺明等人活动的空间不断压缩,并且借着人数众多的优势给予了孙顺明所在的班很大的杀伤。

尽管孙顺明等人奋勇抗争,

但由于敌我人数差距实在过大,武器装备方面巡逻班也准备不足,

所以孙顺明的战友们不断牺牲,敌人的进攻越来越猖狂,烈士们的鲜血映在白雪上,分外刺眼。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0

很快,我方战士的活动空间被不断压缩,火力也变得稀疏起来,反击火力不足。这一点在战场上十分致命,狡猾的敌人反应过来,抓住机会加强了攻势,阵地更加岌岌可危。最后,孙顺明也中弹负伤了,经过简单包扎之后,他再次扣响了扳机,他的信念十分坚定,他要做一名保卫祖国的勇士!

战斗局面十分危急,敌人几乎就要冲到了阵地上,孙顺明打算与阵地共存亡,想要与敌人同归于尽。老班长在一旁劝住了孙顺明:

“告诫孙顺明他们已经完成了阻挡敌人进军的人物,这时候应该撤退,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而不是继续与数量众多的敌人作交换,白白丢掉性命。

孙顺明被班长劝住了,冷静下来的他跟随班长和几名轻伤的战士撤下了阵地,很快找到了一处山洞,在山洞中躲过了敌人的搜查,同时静静等待援军的到来。

因为遭遇敌人十分仓促,他们本身的补给并不充分,在山洞中苦熬,非常艰难。不久后,后续支援的兄弟部队赶到,将他们接应出来。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1

经过了简单的休整之后,孙顺明请求继续参加战斗,为死去的战友报仇。由于孙顺明请战意志坚定,上级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跟随部队来到了最前线,和印军展开了正面交锋。

战场上枪炮没长眼,流弹更是无处不在,孙顺明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定的不适,但是在报仇的信念支撑下,他爆发出了无限的动力。

战场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受伤更是家常便饭一样,没有丢掉性命就是幸运的。虽然我国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变现出色,在度过了前期的慌乱之后,很快就集结部队,将印军反推回边境线,甚至向西南方向更加推进,但是具体到士兵身上,该有的战损还是存在的,孙顺明就在战斗中多次负伤。

可为了能继续战斗,孙顺明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

他在战友的帮助下直接将子弹给硬生生地抠了出来。

这般几乎挑战人类极限的事情带来了无限的疼痛,孙顺明就就要坚持不住,汗水、鲜血汇集在一起,几乎看不出人形。好在孙顺明坚持了下来,用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痛苦。

随后,孙顺明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处理,做了消毒措施,随后又投入了战斗。解放军战士士气如虹,战斗力强悍,印军士兵无法阻挡,很快全面溃败,缩回了自己的老窝。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2

孙顺明等人则不断前进,不断与敌作战,逮捕俘虏,打击敌人的组织程度。战斗结束之后,上级十分认可他们的表现,给予了他们集体二等功的殊荣,孙顺明更是获得了个人一等功。

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国大获全胜,获得了极大的胜利,有力的打击了印度的企图,粉碎了印度扩张的野心,捍卫了领土主权,是一次值得铭记的战争。

孙顺明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色,赢得了很多荣誉,应该留在部队发展,但是他却没有留下,因为之前在前线受到的枪伤依旧没能痊愈,为了大局考虑,孙顺明选择离开部队,回到故乡。

战斗英雄退伍回家,部队领导十分重视这件事,层层转达希望地方领导能够给予帮助和支持。

但是低调的孙顺明拒绝了领导的好意,他不愿意麻烦其他人,

只是将自己的军功章和在部队获得的各项荣誉奖章贴身存放,小心保存,安静地离开了军营。

回到家乡以后,他只字未提自己的战功,低调地在农村老家生活。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3

组织寻人, 厚待英雄

回到家乡后,

因当年在战场上受过伤,腿部受伤严重,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落下了病根,每到刮风下雨天就会疼痛难忍,年老以后更是连走路都困难,没有劳动能力,只能在家里做一些轻活。

但是两个儿媳妇不想让公公坐在家里享清福,想要抛开这个累赘,于是便趁着丈夫出门在外的机会,将老人扫地出门。

这也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老人被恶毒儿媳妇赶出了家门,村里人很是气愤。他们率先想到的当然是联系两个儿子,将老人所受到的不公待遇告诉了两个儿子,

但令人心寒的是,两个儿子竟然不管不顾,口口声声说管不住自家媳妇,任由老父亲被欺辱,冷眼旁观。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4

乡亲们在一旁也看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孙顺明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心思全部花在了儿子们的身上,在晚年却到了这种地步,外人看来都非常心寒,更不必说孙顺明本人了,简直是哀莫大于心死,心中潜藏着无数的愤懑。

这种情况外人可以私下里戳孙氏兄弟的脊梁骨,但是在明面上还是无法指责孙老汉的家事。

于是村民们只能在其他方面帮助孙老汉,尽自己所能地给孙老汉更好的生活。

可要强的孙老汉不想要白白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也会拖着满身伤病的身体给别人干一些活,对得起别人给自己的饭食。

大家怎么劝都劝不住,只能任由孙老汉去了,但是这样最后导致的后果就是旧病复发,只能卧床休养。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

孙顺明也没有想公开自己战斗英雄的身份,凭借自己曾经的功勋去求得帮助,这份傲骨实在是难得可贵。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5

孙顺明自己不想麻烦组织,可是组织在寻找孙顺明身份的时候却陷入了大麻烦。

由于当年他在征兵处所报的信息有误,他的名字被记错了,加上退伍后,他没有大张旗鼓,当地政府也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因此探寻孙顺明的身份信息之路十分艰难。

两方就这样互相使力,都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直到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翻阅当地的人员资料时才发现这里竟然有一位退伍老兵,派人去往探查之后才知道了孙顺明的真实身份,这样一下子组织才找到了人,将功勋老兵和当年的战斗英雄对上了号。

确认了孙顺明的真实身份之后,当地政府马上派出精干人员来到小山村,拜访孙顺明。听着村民们在一旁的叙说,

看着孙顺明如今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窘迫情况,政府工作人员都十分感伤,对曾经的国家功臣落得晚年凄惨感到难过。

向上级领导请示之后,工作人员迅速做出了应对。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6

他们将一张崭新的银行卡交给了孙老汉,

表示这里面有30万元,是一份迟到的奖赏,作为国家给曾经立过功,流过血的功勋老人的补贴。

组织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孙顺明的下落,想要将这份钱款亲手交给他,但是一直没能找到孙顺明,这次终于能够如愿。

除此之外,国家还给孙顺明申请了养老金,每个月会有2000元的打到卡上,作为他养老用。

孙老汉被这份重礼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国家会给自己这么厚重的礼遇。自己在战场上流血杀敌,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国家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没有忘记自己的功劳。

为了寻找自己的下落,国家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和努力,想到这里,孙顺明一时热泪盈眶,激动地说不出话,温暖和幸福感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曾散去。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7

孙顺明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表达着自己的激动与幸福的心情,周围围观的村民也很感动,对孙老汉能够顺利地安享晚年感到高兴。

在最后,孙顺明很高兴国家对曾经的功臣这么认可与尊重,却拒绝了这30万的补助。他说自己年纪大了,花不到多少钱,这些钱太多了,希望国家可以收回去。

听到老人的话语,在场的工作人员和村民都十分敬佩,感叹于老人的情怀,但还是将这笔钱留了下来。

政府工作人员对孙顺明的儿子儿媳进行了深刻的教育,要求他们关爱尊重老人。儿媳面子上答应的飞快,心里想的却是孙老汉手中的钱,动起了歪心思。

这时的她们开始孝顺起来了,抢着接老人回家。可孙老汉见识到了两个儿媳的残忍绝情,不愿意回到那个所谓的家中受苦。

孙顺明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对于国家给自己的这些钱有了很好的处理方案。

他从补贴款中拿出了20万元,将这些钱交给村里,作为公款,给村民们做一些实事,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剩下的钱就作为自己以后的养老金,留着自己使用,不给儿子儿媳留下半分。

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

图18

同时,当地政府在征得孙老汉的同意之后,将他送到了养老院中,负责他的饮食起居。就这样,在政府的关怀下,老人得以摆脱过去没有尊严的老年生活,开心地享受剩下的时光。

结语:

孙顺明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幼年失去双亲,孤苦伶仃地在人世间求活,尝遍人间冷暖;成年后应征入伍,保家卫国,几次差点丢掉性命;转业之后又为子女操劳,一生劳作,留下病根,却无人愿为他养老。

但是,国家不会忘记功臣,纵使千难万险,国家都会想尽办法找到英雄,改善老人的晚年生活,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此伟大,子女有责任也有义务赡养老人,我们应该从这里汲取到教训,如果谁弃父母于不顾,那全社会的舆论都不会放过他,这个人会被社会各界口诛笔伐,永远无法翻身。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花14万赶出家门,花14万被赶出家门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花14万赶出家门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