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律分析:民事责任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四十九条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
法律分析:民事责任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四十九条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一、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会承担什么责任
保密义务是指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对其接触或者可能接受到的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否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员工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是其法定义务,即这种保密义务没有明确期限,直到该商业秘密进入到公开领域,劳动者才无需再保守此“商业秘密”。如果员工泄露或以其他方式侵犯了企业的商业秘密,则需要视情节的轻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的保密事项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违约金和损失赔偿两种。《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劳动者违反法定的保密义务构成侵权的,应当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侵权赔偿责任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三)如果劳动者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就可能构成商业秘密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19条规定,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员工的保密义务主要有哪些
一般来说员工的保密义务有以下几项:
1、严格遵守公司规定的任何成文或不成文的保密规章、制度,履行与其工作岗位相应的保密职责,不泄露公司的保密信息,如果公司承诺不泄露属于他人的保密信息,员工也不得泄露该保密信息;
2、得以任何形式将公司的商业秘密泄露给公司以外的任何其他人,如果公司对外承诺不泄露属于他人的商业秘密,则员工也不得向公司以外的任何其他人泄露。
3、正确使用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不得在履行职务之我使用这些保密信息。
4、不得利用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为自己或任何第三方牟利。
5、妥善保管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
相应的员工不得为以下行为之一:
1、将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私自抄录、复制、电邮或以其他任何形式携带出公司范围或者提供给他人阅读、复制、传递;
2、将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以口头、书面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间接的传递给公司的竞争对手;
3、未经公司授权,以公司的名义或以公司员工身份对外发布、提供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
4、在离开公司后,以在公司获得的保密信息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服务或牟利;
5、通过其他任何途径或形式泄露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们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
如员工违反了保密义务,则应按照保密协议或保密条款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有的公司会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其中就劳动者在职和离职之后的一段时间,对公司的一些机密信息进行保密。当然,这并不是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必须要求的,因此只是部分公司才与员工签订了保密协议。并且在一部分公司,可能仅仅针对高管人员才会签订保密协议。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