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规则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31 15:23:23

导读: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般指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与责任认定。认定事故责任一般是根据过错来认定的: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2.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般指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与责任认定。认定事故责任一般是根据过错来认定的: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2.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3.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4.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一、发生交通事故后处理程序:
1.要拨打110报警;
2.要通知保险公司;
3.查看伤员情况,拨打120寻求医疗救助;
二、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赔偿责任: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3.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第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规则

获取专业解读?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勘查、取证,在规定时间内(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必须作出责任认定。如果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分别延长5日 15日、20日,依法作出决定并及时下达《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是为了确定在此处事故中当事人应该承担多少责任,从而才能决定该如何处理这次交通事故。那么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呢?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一)交通事故等级划分:

1、轻微事故,造成轻伤1-3人或财产损失机动车损失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不足200元;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按下列时限作出:

1、轻微事故5日;

2、一般事故15日;

3、重、特大事故20日;

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

(三)不服认定书的重新认定

当事人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任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级公安机关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撤消的决定。接道《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决定书》后,应当在5日内向各方当事人或代理人公布。交通事故责任的重新认定为最终决定。

(四)责任推定

1、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损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办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造成人身、财产的伤害程度将责任划分为了四种,对于其中的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如果还满足其他条件的话,是可以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追究行为的刑事责任。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规则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